当前位置: 鬣狗 >> 鬣狗的繁衍 >> 迷失雄狮不该相认的母子之恋
动物之间没有亲情的概念,那么它们如何避免近亲繁殖呢?一般来说,动物在成年之后会被自己的父母赶走,走得越远越好,以免死生不复相见。但是,当它们流浪几年后回到自己的出生地,万一遇到自己的父母或者兄弟姐妹,本能的驱使下会发生交配,这时动物六亲不认,还能认出自己的血亲吗?以狮子为例,雄狮被赶出去后,流浪回自己的原来狮群,遇到自己的母亲和妹妹怎么办呢?
动画片《狮子王》的故事感动了无数观众,但其实这个故事在现实中基本上不会发生。第一,狮子的王位不是传给自己儿子的,而是竞争上岗,外界的流浪雄狮会直接抢夺上一任狮王的位子。如果这个时候狮王的孩子们还很小,那么新狮王会直接杀死,不论雌雄。第二,族群里的雄狮在两岁左右就要被赶走,以免它对自己的老爸构成威胁。如果它在族群里性成熟了,就会和其他母狮交配,这是狮王不能容忍的。
最后,被赶出去的雄狮,这一生都无法再回到自己的出生地了,因为它在路上会遭遇非常多的磨难。非洲草原上的狮子是唯一的群居猫科动物。它们之所以选择群居,是因为在草原上独自行动非常困难。如果不像花豹那样具备多种技能,例如奔跑、跳跃和攀爬能力,狮子就只能像猎豹一样辛苦奔波,最终可能会被其他动物抢走猎物。狮子是非洲草原上最大的动物,因此需要更多的食物。
然而,捕猎对它们来说非常困难。即使费尽力气抓住猎物,它们还需要面对鬣狗和非洲野犬的抢夺。特别是鬣狗,它们和狮子之间存在世仇,相遇时双方都会毫不留情地攻击对方。鬣狗通常以群体行动,会直接围攻孤立无援的狮子。因此,离开狮群的雄狮将面临许多危险,生存都成问题。狮子和鬣狗是死对头。当雄狮离开自己的群体后,首先要做的就是迅速寻找其他同样流浪的同伴。
如果雄狮有兄弟,它们会一起离开群体,相互支持度过最初的困境。如果这只雄狮是群体中的独生子,没有存活到成年的兄弟,那么它在非洲草原上将面临巨大的危险。首先,它很难捕猎,因为草原上的动物个个都非常敏捷,而狮子的耐力并不是特别出色,无法长时间追逐猎物。一般的狮群会事先埋伏好,一只狮子追赶猎物进入包围圈,然后群体一起上,将猎物制服。
然而,离开群体的流浪雄狮没有群体成员的帮助,它们捕猎成功的几率大大降低,可能很长一段时间吃不上饭。因此,在这个时候,雄狮需要屈服于现实,去收集其他动物吃剩下的残羹剩饭,简而言之就是充当食腐动物。动物都是机会主义者,如果能吃到腐肉,不管你是什么草原之王,活下去才是第一要务。其次,雄狮还必须面对更多的捕食者。稍不留神,它们就可能成为其他动物的美餐。
流浪雄狮的生命并不容易。自然界是残酷的,狮子也不是无敌的。在非洲草原上,它们面临着自己的天敌。流浪雄狮最大的威胁是鬣狗和其他雄狮。鬣狗与狮子之间存在仇恨,如果鬣狗看到孤立无援的狮子,它们会毫不客气地发动攻击。为什么其他雄狮也会成为天敌呢?按理说,大家都在流浪,应该团结起来共同度过困境。流浪的雄狮并不总是对同类抱有同情心。
它们知道这里的资源有限,难以获得,如果与其他雄狮争夺,自己的生存机会会更小。因此,雄狮之间也会存在竞争。一些雄狮已经组成了自己的小团体,对于比自己弱的雄狮采取赶尽杀绝的态度,因为它们不希望弱者变得强大,成为自己的对手。然而,成为狮王并非易事。流浪雄狮经历了一系列的磨难,才有资格挑战狮王。然而,即使成为狮王,也不能保证百分之百的成功,因为很多雄狮在与狮王搏斗中丧命。
因此,一只雄狮从离开族群到成为狮王,需要经历漫长的过程,能够成功的只是少数。更不用说回到原来的狮群了,这几乎就像中彩票一样难。成为狮王后,动物会采取机制来防止近亲交配。通过分析我们得知,雄狮回归原狮群的概率几乎为零,所以流浪雄狮很难再次与自己的母亲相遇。然而,狮群的雌狮是不离群的,所以它们一直待在自己的群体中,不会与自己的狮王父亲交配吗?
事实上,它们的父亲做不了那么长时间的狮王。雄狮的平均寿命是12岁,而雌狮更长一些,大约15岁。雄狮的巅峰期在5到9岁之间,一般只能持续2到3年。这意味着雄狮最多只能担任狮王三年,之后就会被更年轻、体壮的雄狮取代,自己的狮群会换主。所以,狮王只有三年的体验。雌狮的性成熟年龄恰好是在3岁,也就是说,当女儿刚刚成熟时,父亲就会被赶走了。
新来的狮王不会容忍前任狮王的幼崽,但对于已经成熟的女儿则不会下杀手。因此,雌狮成熟后很少能见到自己的父亲,它们生的第一窝幼崽都属于新狮王。这种繁育机制在长时间的演化中形成,对于这些狮子来说,是最适合的方式。狮子不是唯一拥有这种机制的动物,许多群居动物都有类似的机制,即赶走即将成年的雄性,留下雌性,同时新来的首领会取代旧首领,完成一波更替。
猴群也会直接赶走即将成年的雄性,以确保最新一代雌性的后代不是近亲繁殖的。人类与动物在繁殖方式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对于大多数动物来说,独居的个体无论是雄性还是雌性,都会被赶走或者父母悄悄离开,把孩子留在原地。甚至有些动物父母为了让孩子离得越远越好,会采取攻击的方式。这种现象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让孩子们能够独立生活,大家各自开启自己的生活,互相不再相遇。
然而,人类却是一个特例。尽管人类明知道近亲繁殖会带来危害,但却对此趋之若鹜。人类历史上出现了许多近亲结婚的后代,他们继承了近亲结婚所带来的种种问题。动物们通常会避免近亲繁殖,但人类却在古代的贵族阶级中普遍存在这种现象。古代的贵族通过近亲结婚来维护家族利益,他们的目的是让利益不流失给外人,而是通过联姻将两家的利益更深层次地捆绑在一起。
尽管他们知道近亲结婚会导致后代患病,但古时候孩子多,他们认为总会有一些是正常的。这种赌博式的做法导致了大量的病体出现,有些存活下来的病体继续繁殖后代,导致后代的病情变得越来越严重,甚至出现了一些罕见的疾病,比如血友病。即使到了今天,仍有一些国家允许近亲结婚,或许在这些国家的人们眼里,这样的方式才能够保住家族的地位和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