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鬣狗 >> 鬣狗的繁衍 >> 又是六一儿童节,学校里多少江湖宵小迎风起
文丨双旗镇客栈(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人们总说这句话。那么,学校里面有很多人,学校这个江湖的险恶一定超乎寻常人想象。
昨天,针对这个话题,我写了几千字长文,今天不再展开了。但我必须说一句——即便所有人都被“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这句话洗脑时,这句话也不该是我们看惯春花秋月,但却泰然处之于江湖风暴眼中,并随风起舞的辞令!
即便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利益纷争,我们也应该想一想:每个人身处江湖,到底是做铁血丹心、仗剑天涯的侠客,还是做血雨腥风的始作俑者和江湖宵小,这应该是一个终极灵魂的拷问!
附带多说一句,对于很多掌控着话语权的人来说,她们的选择往往时后者!
我手写我心,下面的记述都来自于我的真实生活经历。某种程度上,我比较赞成当我预告自己将记录校园琐事时,名为“星辰大海”的网友在文末评论里对我的留言忠告:“学校那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儿就别翻出来了,家校关系如此恶化,得想想怎么办啊!”
我非常清楚,这个世界上的大多数人都是勒庞笔下的“乌合之众”。如果我的这些日记被一些学生家长群体读进心里,他们难免会对教师群体的恶感更多一层。他们不可能理性地意识到:问题出在那些校园里的话语权掌控者身上,而不出在那些普通的、总是被欺凌的、老实巴交的教师群体身上!
不过,我有我的真实生活啊:教师群体之间的内耗如火如荼!家校关系的恶化,其实就和我正在经历的教师群体内耗生态有着根本性的联系!什么时候,教师群体之间的内耗问题解决了,正义战胜了邪恶,家校冲突的矛盾可能也就解决了。
叙事——围绕着“六一儿童节节目”,教师群体之间的“宫心计”如火如荼不知道你们那里的学校如何迎接“六一儿童节”,反正,在我们这个学校,近几年的规矩是:每逢“六一儿童节”,每一个小小办公室(六到八名教师)里的教师必须组织起一个学生们参与的“节目”,这就牵涉到了节目如何组织、排练的问题。
首先是学校层面,最近一个月,BOSS在各个会议上反复指桑骂槐地申饬:一个办公室就是一个整体,大家一定要同心同德,排练好相关节目!有的办公室的某些教师,根本不顾及大局、不顾及集体,完全不为六一儿童节的节目展演费心费力,你算个什么东西?!
在这种基调之下,办公室里的教师们开始行动起来,按照要求选人、定节目、组织学生放弃学习,全天候在校园的各个地方排练起来。
一些消息灵通、“情商高”的BOSS心腹也挖掘出各种各样加重紧张气氛的消息(我不可能得知这样的消息),比如:BOSS说了,这次六一儿童节的莅临嘉宾里,不但有教体局的各个头面人物,甚至还有我们当地的文旅局局长,BOSS希望自己在这些人面前留下深刻印象!
此类型消息源源不断,细究精髓只有一个:BOSS非常在意这个仕途上升的台阶,如果教师不配合,一定会遭遇雷霆之怒!血溅五步不血溅五步,不好说;但相关教师在学校里的地位肯定堪忧!
近年来,不知道你们发现没有,教师群体之间的“顶戴化”和“码头化”倾向越来越严重。当然,这种“顶戴化”和“码头化”的起因都在于教师群体之间不确定的利益因素太多了,比如:教师职称晋升和掌控校园权力之后的资源利益分配。
不要小看教师的职称晋升和掌控资源利益分配的权力,“十万雪花银”?你太小看体制内的变现能力了!招生、校建、后勤、人事,哪一个环节里没有含金量百分之百的富矿?
当然,在“教师末位淘汰制度”之下,普通教师即便不在意“职务和职称”所代表的利益、不参加教师群体中的“码头”,好像也不行:魑魅魍魉的利剑高悬,他们已经无路可退!
总之,学校的“六一节目”排练全面铺开。
此时就出现了一些有意思的现象:每个办公室内,谁最老实巴交,谁就应该被拉出来献祭!一些教师总在明里暗里骂骂咧咧,指斥这些老实巴交的教师没有参与到“六一节目”的排练中;或者,这些老实巴交的教师参与的力度不够,没有按照掌控着话语权的教师意愿行动,没有让掌控着话语权的教师舒舒服服地惬意坐享其成!
局外人不会知道:围绕着六一儿童节,将会有一系列各级各类的荣誉证书下发!不要小看这些荣誉证书,它将会在某些时候发挥可以摆上桌面的神奇效能,变成权杖和真金白银!
当然,这些荣誉证书发给谁,谁能得到这些荣誉证书?那就饱含在平时的争斗里!看谁主动发起撕咬,看谁撕咬得到位!
我们这个八人办公室内有各种各样的小BOSS:“室长”、“语文年级教研组组长”、“数学年级教研组组长”、“当院”、“教导主任”、“少先队辅导员”等等等等,他们总是一脸鄙夷不屑,夹杂着狂暴地在办公室内发出指令:“下一节课谁有空闲时间?赶紧带领我们年级组的学生们去排练排练节目!这又不是一个人的事儿!这都是大家伙儿的事儿!都必须付出!眼看学校就要‘验收节目’了,咱们的节目还一团糟!”
聪明人总是站在道德制高点上,她们并没有指名道姓,但她们的重点就是强调那些黑体字,强调有一些人没有尽心尽力!这些话,总让平时少言寡语的教师们汗流浃背。
谁没有尽心尽力呢?这些话语权的掌控者们自有一个交际小圈子,一些教师围拢在她们周围,平时就相谈甚欢,这些话里的尖刺当然不会扎向她们,只是指向指向那些平时少言寡语、只知道干活的老黄牛教师!
这里面包不包括我?我想答案一定是:包括!
可我想来想去,就在最近几个星期里,每天在校的十二个小时时间里,除了上课,我就赶到所谓的节目排练地点,看着学生们对照网络视频一遍遍排练。
是的,所有节目的所谓排练,都是让学生对照网络视频练习,并没有哪一名教师有这方面的专长。
当这些学生哪个动作看起来距离视频有差距时,我也会尽自己最大的能力指出。
最近一两周,我最明显的感觉就是:几乎没有在椅子上坐下来休息过一节课,膝盖几乎要废掉!
然而,即便我如此卖力,只是因为自己不喜欢夸夸其谈,不参与办公室里的蜚短流长,就总是被无形的刀剑伤害,成为她们背后口中的异类!
什么?我又在毫无来由地解读别人的词句?我格局不大?那好,举几个例子吧!
A教师出身于某偏僻乡野的“人精”家庭。原本,她毕业之后找不到事做,就去南部沿海混了几年。后来,这个家庭里的所有家庭成员都混出了名堂:有的在这个编制内、有的在那个编制内;有的做生意、有的远赴重洋;她也通过一些运作,考上了教师资格,回到她的原生地做了一名教师。没过几年,通过各种“情商”运作,她又顺利来到了这个城市学校(常人办不到),很快就成了“教研组长”,也成了总被她诋毁的校长的心腹。
日常生活里,A教师总是会说起自己的小区:我不能说名字,很高端;她也会说起自己的某某同学如何在“东西厂、锦衣卫”工作——专门找BOSS“异地喝茶”,收入颇丰。
B教师更年轻一点,年左右才入职。他从我们当地一所“职专”里的“末流职专”毕业,考入一所“野鸡大学”。毕业之后,因为有各种你们无法想象的奥援帮衬(银行行长等等),也进入了教师队伍,并很快成了教导处主任。
这里的故事可以写成一本《红楼梦》那样的小说,只是我的文笔生涩,没人喜欢看罢了。
这么几天时间,A教师和我在一个办公室的时候,说过B老师不下四次坏话!——参照她们之间的“内耗”,你敢说:背后,她们不贬损我吗?不,在背后,她们也一定把我骂得体无完肤!
某一次,A教师对我说:“B老师算个什么东西!他很让我心寒!我忙前忙后,跑前跑后地排练六一儿童节的节目,但昨天我和他一起下楼时谈起工作,他还说‘咱们年级组的老师们都是渣滓,什么心都不操!’——我难道也是渣滓,也什么心都不操吗?!”
当然,A教师这么说有她的用意:抬高自己的主体作用,为自己谋得上进的资本。不过,A教师和B教师背后的关系不睦,经常在背后互相攻讦得一塌糊涂,这也绝对是事实!
注意,我说的是背后!表面上,他们除了偶尔爆烈地出格笑骂,大部分情况下,两人相谈甚欢,不乏交头接耳的状态!
发发牢骚?不,A教师并不是发发牢骚、随口说说。一方面,A教师另有目的;另一方面,她也是在刻意营造别人仇视B教师的氛围,为自己“上位”巩固阵线。
还有一次,A教师和我谈起这次演出需要准备的道具始终确定不下来的问题(这些钱都要学生自掏腰包),我说:“演出道具确定不下来,办公室里的教师们互相指责,有什么意义?别人给出解决方案,总有人觉得别人的方案不合理;反过来,又说道具问题无法确定,所有人都没有‘用心’,都是大家的错!想解决这个问题,不如指定一个负责人,由一个人拿主意不就好了吗?否决来、否决去,徒增矛盾,有什么意思?”
她愤愤地说:“呦,可不能这么说!比如,B老师就是个渣滓!我们商量好了——各买一套道具,但B老师在讨论时表现非常积极,真到采购时,竟然没有去采买,只有我买了!我买了之后,还说三道四,难道我在里面抽成了?!”
她的话自有道理,但我也清楚:B老师并不是故意不买,A老师恶意揣测了B老师!
她为什么这么做呢?道理其实非常简单:在人际关系的江湖中,有人天生就是江湖宵小;在动物世界里,有人天生就是鬣狗!只有撕咬别人,才能圈定自己的势力范围!
类似上面的话,A老师也不单单和我谈起,也在办公室谈起,用词更为恶毒激烈。当然,这个时候,B老师一定不在办公室。
当A老师在办公室谈起B老师的种种“劣迹”时,她会捏紧嗓子,夸张地模仿出B老师的种种丑态,办公室里欢声笑语不停歇。
此时,和B老师同班任教的教师也在场,也会参与到丑化B老师的狂欢中:她不敢把这些事告诉B老师——A老师是“情商高”的人,好惹吗?
当然,一旦B老师到场,所有人都会更新话题,马上转移到融洽和睦的状态,B老师也会参与进来说笑:自嘲、自黑,或者嘲笑他人、痛斥别人,甚至还会笑谈一些严肃的科学话题——比如,人一旦上了年纪,大脑会发生什么变化。
我坐在斗大的办公室里,总觉得处在惊悚的聊斋情景剧里:每个人都披着一张画皮,每个人都在众目睽睽之下把别人视作食物,大快朵颐!
补白周末,难得远离尘嚣。我坐在电脑桌前敲一点陈芝麻烂谷子的事儿,总觉得自己文笔生涩,只描述了其中的百分之一,现实比我描述的情况更复杂、更险恶!
还是那句话,有人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利益。我始终想问:即便有江湖,你在江湖里做什么角色?侠客还是宵小?
一派风云诡谲的校园,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