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鬣狗 >> 鬣狗生活环境 >> 从AZ,26个关键词走进高原秘境临夏
『临夏』,光听发音,很多人通常会误以为是宁夏。然而对于热衷探寻小众目的地的旅行者而言,这里早已成为回藏风情线上的一站目的地。
作为古丝绸之路的南道重镇,这里不仅有浓郁的伊斯兰民族风情、众多西北特色清真菜,并且在黄河的孕育下还坐拥甘肃境内许多绝无仅有的景观——西北最大的人工湖泊刘家峡水库、中国第一座百万千瓦级水站——刘家峡水电站、国家级地质公园炳灵石林......
偏居西北,地处高原的临夏都有哪些不为人知的魅力?这篇,我们就从A~Z,用26个关键词带你走进这片高原秘境。
临夏是一个很神奇的地名,因为甘肃有临夏州、临夏市,还有临夏县——州、市、县同名。如果只说临夏,一般是指临夏回族自治州。它是中国两大回族自治州之一,下辖有1县级市、5县、2民族县。临夏市是临夏州的首府,也是古丝绸之路和唐蕃古道的重镇,被很多旅行者作为进入临夏州的第一站也是重要一站。
哪个历史街区既有乌镇西塘江南水乡般的精致,又有丽江凤凰古城的独特民族风情,在古朴大气中透出北方的豪迈壮阔?位于临夏市老城区中心的八坊十三巷便是这样的风情。因八座回族教坊、十三条街巷而得名的街区,是唐代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节点,并依旧保留了原来的风貌。一栋栋错落有致的古建筑巧妙融合了回族砖雕、汉族木刻和藏族彩绘。
作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临夏砖雕是一种以墙为纸,以刀代笔的传统工艺,宋代时就发展得相当成熟。这种艺术通常被装饰于建筑的屋顶、房檐、墙面等构件上,又称『砖刻』或『砖画』。在临夏市的八坊十三巷中,位于清真北寺对面的龙凤呈祥砖雕影壁,是目前发现最早的临夏砖雕作品。
想不想看1亿万年前就有的西域仙境?位于临夏州永靖县城西南35公里,炳灵石林属新生代早期,也就是约1亿万年前,由白垩纪紫红色细砂岩堆积而成的丹霞地貌。这里的石林面积达30平方公里,千姿百态,恰似一座宏大的天然雕塑馆,被唐代名将李靖称之为『天下第一奇观』,已被列为丹霞国家地质公园。
4次穿越黄河,在甘肃最美旅游公路上看尽黄河三峡美景。被誉为『甘肃最美旅游公路』的兰永一级公路,是黄河岸边的一条重要生态旅游线。从兰州出发至永靖刘家峡,1小时左右即可抵达,沿途可以欣赏黄河、湖泊、峡谷、湿地等美丽景观。
不必出国,古丝绸之路上的湖光山色中就有适合滑翔的地方?位于临夏州永靖县炳灵湖畔的刘家峡国际滑翔营地,是甘清宁三界之地最大的滑翔伞基地,曾被作为年全国滑翔伞锦标赛举办地。
黄河竟然是绿色的?在临夏州永靖县的龙汇山观景台,蓝色的黄河与黄色的洮河相遇,呈『Y』字形交汇。在两条河流的交汇处,河水一清一浊,互不交融,形成了一条泾渭分明的分界线——黄洮交汇。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炳灵寺石窟是炳灵峡最引人注目景点之一。炳灵寺石窟开创于十六国时期,距今已有多年的历史,是甘肃除了莫高窟和麦积山石窟之后的又一处佛教艺术宝库。现存的个窟龛和余尊造像见证了佛教在中国发展兴衰的过程,以及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两种艺术形式的更替繁荣,被誉为中国『石窟百科全书』。
在临夏市的大街小巷,从风格各异、建筑精美的清真寺到穆斯林男女独特的服饰;从摆满大小店铺的民族宗教用品到隆重盛大的传统节日,都会让人情不自禁地联想到遥远而神秘的阿拉伯国度。市内矗立着八十多座清真寺,有阿拉伯味极浓的圆顶廊柱型建筑,也有完全是中国古典式的建筑。
提起刘家峡水电站库区,人们首先会想起『高原平湖』,其实它只是炳灵湖景区的一部分。炳灵湖景区内有炳灵湖、炳灵寺石窟、炳灵石林、『黄洮交汇』等自然历史景观,还有刘家峡水电站、黄河水电博览馆等现代人文景观。全长66公里的炳灵湖景区,由于水面广阔,又被称为『高原上的马尔代夫』。
清真的美食基本分为两大类,一类为肉食,一类为面食。在回民文化浓厚的临夏,人们以面食为主,其中最受欢迎的数各类面片。此外,还有河州包子、酿皮、馓子、油香、锅盔等数不胜数的面点小吃。
羊肉是甘肃的一大美食。甘肃东西跨度长,羊的品种就多样,羊肉的做法也就花样繁多,有手抓、冰抓、黄焖、开锅、烤肉等,而其中尤以临夏东乡的手抓羊肉最为出名。煮得熟烂的肋条子肉蘸着椒盐、辣椒油和醋,再就上新剥的蒜瓣儿,一口肉,一口蒜,吸溜一下就下了肚。
来西北,总要吃碗牛肉面。秉承兰州牛肉面的特点,临夏的牛肉面也讲究一清(汤清)、二白(萝卜白净)、三绿(香菜蒜苗翠绿)、四红(辣子红艳)、五黄(面条黄亮)。一碗牛肉面、一个茶叶蛋、一碟牛肉、一盘小菜,就是临夏人在的早餐标配,而『头锅面回笼觉』在当地人心里就是神仙般的生活。
临夏州是我国有东乡族的主要聚居地。东乡族信仰伊斯兰教,开斋节是东乡族最隆重、最重视的节日。开斋节来临夏市,可以看到男人们去清真寺聚礼,清晨上墓地念经祈祷的场景。女人则在家里炸油果、馓子等油炸食品,部分送给亲友,部分留在家中食用。
临夏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也是『中国的彩陶之乡』。江河孕育了人类文明,早在五千多年前就有先民在这里繁衍生息,在黄河流域创造了马家窑、齐家文化等。现存于国家博物馆的『彩陶王』就发现于临夏。
临夏市紫斑牡丹冠绝国内,有『枹罕花称小洛阳』的美誉。市内较大的牡丹园有百余处,东公馆就是其中之一。这座极具奢华的私家园林里,不仅盛开着被称为『牡丹皇后』的紫斑牡丹,砖雕牡丹作品『牡丹双瓶门』也堪称一绝。
临夏州是回藏风情线『大甘南』的必经之地,不管走永靖、东乡线还是走广河和政线,临夏都是一条绕不开的路。临夏市则是甘肃西南部的交通枢纽,是联系甘南州、青海的交通要道。不过除了中转站,这片具有浓郁伊斯兰风情和西北美食文化的宝藏,也值得作为西北之行的目的地。
牛肉面之外,牛杂割也是临夏人的地道早餐。所谓杂割,是指用牛羊下水烹制而成的一种以香辣为主的美味实惠的回族传统小吃。一般都是在早餐食用。当地人都习惯就着麻花或大饼饱餐一顿,汤鲜肉嫩,口感饱满,一口馍馍一口汤,整个味蕾都打开了,一句话『满福的很!』
临夏市的周边游很丰富,短线长线都有。其中,一日的甘南桑科草原拉卜楞寺是最值得被推荐的之一。作为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拉卜楞寺被誉为『世界藏学府』。寺庙之外,还可以在桑科草原上尽情领略草原美景,品尝手抓羊肉、糌粑、青稞酒、酥油茶等藏区特色美食,充分感受民族风情和草原风光。
位于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积石山县,依黄河而生的大墩峡是省内的4A级旅游景区。夏季,峡内群山叠翠,山间飞瀑遍布,更有奇特古老的变质岩景观。到了冬季,景区便扮装冰雪奇缘的场景,峡谷里冰瀑、冰挂交相簇拥,近年还有了特色冰瀑节。
作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诞生于临夏的花儿是流传于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广大地区的一种民歌,被誉为大西北之魂。歌词的中心主旨是表达男女之间的情与爱。人们除了平常在田间劳动、山野放牧和旅途中即兴漫唱之外,每年还要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自发举行规模盛大的民歌竞唱活动『花儿会』。
在临夏州和政县的古动物化石博物馆,存放着多件珍宝,占据着六项世界之最: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和政羊;世界上最大的三趾马化石产地;世界上最丰富的铲齿象化石——铲齿象头骨个体发育系列史;世界上最早的披毛犀头骨化石;世界上最大的真马——埃氏马;世界上最大的鬣狗——巨鬣狗。在这里,可以一步步追溯生命的起源。
作为河州八景之一,松鸣岩距临夏市50公里,是省级风景名胜区,也是国家级森林公园。庙宇镶嵌于悬崖绝壁,掩映在万绿丛中。春日晨起,整个太子山笼罩在一片云涛雾海之中,山峰时隐时现,美不胜收,药水水库波光粼粼。
对于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来说,早市是具有幸福感的存在。在临夏市红园广场南区,上百个摊位从早上6点就依次有序排开,不仅有新鲜的瓜果蔬菜,还有洋芋韭菜盒子、油条麻团等当地小吃,有着浓浓烟火气。
距离临夏45公里,距离兰州也只有2小时车程的法台山风景区,是甘肃省唯一集冬春冰雪运动、夏秋避暑度假为一体、四季皆宜的休闲度假胜地。高空索道、5D玻璃吊桥、高空滑索、极限滑草......景区内集结了各种网红玩法和很多新晋旅游项目,够小众,不拥挤,体验项目超级多。
??
下次甘肃之行,
不妨把临夏也当作一站目的地
来源:旅行家杂志
原标题:《从A~Z,26个关键词走进高原秘境临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