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鬣狗 >> 鬣狗生活环境 >> 海南省博物馆,馆藏化石骨器石器等文物
石雕女子像,明代。高29厘米。海南省博物馆藏。西沙群岛海域出水。
青石雕琢,略呈圆形。头发高绾至顶部,用花顶形簪拢住,花胜插于额前发上,挽于耳后。面容丰,眉目低垂,温婉,鼻部稍残,唇微抿,神态宁静安详。
巨猿右下第一臼齿化石、猩猩牙齿化石,距今约60至40万年。海南省博物馆藏。年,昌江信冲洞化石出土点出土。
昌江南阳溪畔信冲洞石灰岩洞穴堆积中发现大量的化石,有巨猿、熊猫、猩猩、中国鬣狗、犀牛、剑齿象等近20种哺乳动物。其发现表明,40万年前海南岛与大陆相连,华南地区的动物通过琼州海峡陆桥抵达海南岛,与至今幸存在霸王岭地区的长臂猿生活在同一个生态圈。这一发现,对研究动物的进化、分布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证据。
骨针、骨镞,新石器时代。海南省博物馆藏。
骨针长5.4厘,通体磨光。横断面呈椭圆形,扁方柄。骨镞长5.7厘米,通体磨光,横断面呈三棱形,尾部两侧稍内凹,单面脊。
人牙化石,旧石器时代晚期—新石器时代早期(1万年前)。海南省博物馆藏。三亚落笔洞遗址出土。
最早的海南人类材料,已石化,其形态在现代人中可见,故落笔洞人牙为现代人类型,即智人。
砍砸器、石核,旧石器时代。海南省博物馆藏。长18—12厘米、宽7—11厘米。年,昌江保由旧石器出土点出土。
砾石打制而成,厚体砍砸器,仅在一端单向打制。昌江境内南阳溪二级阶地上发现的直接打制的石器,文化序列上处于旧石器时代晚期,这是迄今发现祖国最南端的旧石器时代旷野遗址。这一发现说明,远在2万年前,这里已经有了人类的生产生活。(图片版权均属海南省博物馆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