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鬣狗 >> 鬣狗生活环境 >> 若是将蝙蝠消灭干净,会造成啥毁灭性后果科
在年的上半年新冠疫情开始出现,并很快蔓延到全球成为国际流行病。在早期的时候,大家对于这场来历不明的传染病很不了解,对于它的起源也进行了多方猜测,而最流行的猜测就是有些吃蝙蝠的人带来了这场疾病。
虽然后来通过联合国卫生组织对新冠病毒进行了溯源,证明了该病毒起源于人吃蝙蝠的可能性极低,但是大家怀疑蝙蝠带来了这类疾病并不是空穴来风,因为蝙蝠的确是很多传染病的传播者。
所谓蝙蝠,指的是翼手目以及它的两个亚目(大翼手亚目以及小翼手亚目)的统称,人类目前发现的蝙蝠有16个科,有近千个品种。这在生物界属于发展的相当好的生物类群,它们分布非常广,除了南北极以及一些远离大陆的岛屿,在全球都能看见它们的身影。而且它们占据了很多的生态位,从吃花蜜果子的到吃虫子的再到吃肉喝血的应有尽有。
人类目前发现的最早的蝙蝠是一种叫食指伊神蝠的翼手目生物,它生活在五千多万年前,长得和今天的蝙蝠很像,大小和人类的拳头差不多大。不过人类在发现食指伊神蝠化石的时候,发现这种生物已经有了较为成熟的膜翼,因此断定它已经进入到我们现代人熟知的蝙蝠类群了,并非是蝙蝠的祖先。
有专门研究翼手目的生物学家推测,我们未来应该能发现更原始、和我们现代人所熟知的蝙蝠种类相距更远的“蝙蝠”。
在今天这个生物种群繁多的世界,蝙蝠对于很多人来说是非常可怕的。虽然也有像洪都拉斯白蝙蝠这种颜值较高的蝙蝠,但是大多数蝙蝠的颜色都是黑色或者是黑棕色的,看起来非常的压抑。
再加上上个世纪的美欧拍摄的和吸血鬼有关的影视剧总是爱将蝙蝠和吸血鬼联系在一起,于是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蝙蝠会喝血以及蝙蝠非常危险这种想法便深入人心。
蝙蝠与病毒更何况有很大一部分蝙蝠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这类环境一般是各类岩穴,这些蝙蝠熙熙攘攘得挤在里面,吃喝拉撒全在这些岩穴中。
这导致这些岩穴的地面上往往会堆积起很厚一层的蝙蝠粪便,各类的细菌病毒都会在其中滋生。于是在这种环境下常住的蝙蝠,它的身体就变成了一个天然的细菌病毒培养皿。
根据不完全统计,人类现目前已经在蝙蝠的身上发现了上百种的病毒,其中不乏像马尔堡病毒、SARS病毒以及埃博拉病毒等致死性极高的病毒。
这些病毒潜伏在蝙蝠的身上,等它们一接触其它的哺乳动物就会将这些病毒传播给它们。而这些哺乳动物要是免疫力低下,在接触蝙蝠的时候产生了症状,那么等这个哺乳动物和人群接触后这些病毒就有可能演变成流行病。
对此有相当多的人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们能否通过将蝙蝠消灭干净,来阻拦人类接触那些蝙蝠身上携带的病毒,以达到减少人类群体中流行病爆发的可能?这种问题一经提出立马遭到了无数生物学家以及流行病专家的反驳。
生物类群关系在人类的历史上,并不是没有过完全消灭某种病毒的案例,那就是上个世纪80年代人类消灭天花病毒。天花病毒作为一个在人类社会中存在了上千年的古老病毒,曾经使数亿人死去。
虽然在英国乡村医生爱德华·琴纳发明了牛痘疫苗后,人类抑制住了这种疾病,但是在非洲一些卫生条件落后的地区这种疾病依旧夺走了无数人的生命。
到了年,苏联在联合国卫生组织大会上提出了“消灭天花行动”,得到了欧洲、美洲以及亚洲各国的纷纷响应,于是在严格的管控下,天花疾病逐渐从人类社会中消失。
一直到了年,联合国卫生组织宣布人类彻底消灭了天花,而最后的天花病毒被分成了两份,一份被保存在美国亚特兰大疾病控制中心,一份被保存在苏联位于西伯利亚的俄罗斯国家滤过性生物研究中心。
虽然现在人类已经消灭了天花这种疾病,但是人类依旧不愿意完全消灭世界上所有的天花病毒,因为天花病毒也是从其它病毒演化来的,保存天花病毒对于其他一些病毒的研究依旧有着极大帮助。
如果自然界中再次出现了和天花类似的病毒,那么这些天花病毒就可以发挥作用。可见在自然中,任何一种生命都不是独立存在的,其它看似和它不一样的生命其实和它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若人类消灭了蝙蝠,那么对于整个生态圈来说无疑是一个非常致命的打击。因为任何一种生物的消亡,都会波及到和它有关系或者是有间接关系的生物。在很多人的小学课文上都有这样一篇故事,说的是美国的落基山脉中生存着一些鹿和狼,而美国当地居民为了保护这些鹿的生存,展开了一次狩猎狼群的行动。
结果导致当地的鹿在没有天敌后泛滥成灾,打破了生态平衡。大量的植物被这些鹿群啃食,而后当地其它的一些食草动物因为没有了食物大片死亡,而鹿群因为没有了食物也成批死亡,直到鹿群的数量比人类猎杀狼群之前还要少得多。
从这篇课文中我们能看到很明显的生态圈平衡关系,如果蝙蝠被消灭,那么很多必须依靠蝙蝠生存,或者是靠蝙蝠维系种群数量平衡的物种必然受到很严重的波及。
而这些靠蝙蝠生存或者是维系种群数量平衡的物种,也在自然界中处于相当重要的位置,它们也是维系其它物种生存或者是种群数量平衡的存在。因此消灭蝙蝠会带来相当多的连锁反应,最终可能导致很多生物灭绝。
更何况蝙蝠是生态圈中占据生态位相当广泛的物种,近千个种让它们遍布于世界上几乎每一个角落,一旦它们灭绝,对于任何一个生态圈来说都会造成相当严重的后果。就算只消灭那些生存在洞穴中,携带着那些拥有致命病毒的蝙蝠,那也会对自然界造成相当大的影响。
就以蚊子来说,虽然有学者发表了蚊子灭绝并不会对自然生态造成影响的言论,但是很多的生物学家依旧不敢苟同。甚至一些国家和机构释放了大量处理过的不孕不育公蚊子,通过让这些蚊子和母蚊子交配以达到遏制此类蚊子数量的目的,但这种行为依旧是遏制某一种群的数量,而不是使某一蚊子种群灭绝。
那些认为蚊子灭绝不会对自然造成影响的论点,是基于蚊子的灭绝不会对植物花粉的传播造成影响之上的,但这并不表明蚊子的灭绝不会对其它的生物造成影响。
在自然界中,基数庞大的蚊群数量是很多生物的食物,一旦蚊子灭绝,那么必然会造成此类生物的数量下降,那么和这种生物有关的生物其数量又会产生波动,最终对整个生态圈造成影响。
现在的生态圈是无数的生物类群通过上万年时间渐渐磨合出来的,生存在其中的任何一种生物早已和其它的生物类群产生了非常严密的联系,而这样严密的关系网中如果突然缺失了一环,那么后果可能会十分严重。
蝙蝠在生态位中的影响早已有科学家表示,灭绝蝙蝠并无多大的作用,因为蝙蝠灭绝后其它的生物也会去占据它的生态位。就以澳洲袋狼举例,在智人进入澳洲灭绝了当地的顶级猎食者后,袋狼迅速从日本柴犬的大小变得比鬣狗还要大一些,顶替了此类生物的生态位,成为了当地的新一代顶级猎食者,而这一切是在几千至数万年内完成的。
这还是最顶级猎食者的灭亡带来的影响,而最顶尖的猎食者的数量是非常小的,它的灭绝在自然界中的波动远小于其它生态位生物的灭绝。然而蝙蝠作为一种有着近千个种群,生态位分布十分广泛的生物,它在灭绝后其它的生物必然会迅速去抢占它的生态位。
也许在几十年的时间里,就会有生物初步完成对一些生态位的占据,也许在一两百年时间之后,又会有生物住进蝙蝠原来居住的黑暗潮湿的岩穴中,这些新的生物也会在这些岩穴中完成吃喝拉撒,它们的粪便也会堆积在岩穴的地上,马尔堡病毒、SARS病毒以及埃博拉病毒等病毒会将这种新的生物当成培养皿。
因此很多人提出的灭绝蝙蝠来隔绝人类和病毒的联系的设想,是通过灭绝自然界中大量非蝙蝠种群在内生物来达到的,而且这种通过灭绝某种生物来隔绝人与病毒之间联系的状态只能持续很短的时间,也许只需要数百年就会有新的生物来代替蝙蝠来联系人和病毒。
生物隔离墙科学家表示,灭绝了蝙蝠还不一定能减少人类社会中爆发流行病的可能性。因为对于人类社会而言,其它的动物种群本身就是一种隔离墙。人类社会中很多的流行病都是由其它动物带来的,像禽流感可能是某种禽类带给人类的,埃博拉病毒可能是狐蝠科的某种果蝠带给了人类。
然而这些病毒很少在其它的生物身上显现出症状。比如禽流感不会在昆虫身上显现出症状,埃博拉病毒也很少在灵长类生物之外的动物身上显现出症状,而不会显现出症状就意味着极难传染。因此正是自然界中有了数量非常庞大的生物类群,这些病毒才很难在自然界中广泛流传。
在整个生态圈中,各种奇奇怪怪的病毒种类是远超人类想象的,但是这些数量庞大的动物类群就像是一道道墙,一种病毒在一种生物类群中广泛传播,但是这种病毒碰到另外的生物类群后就会像撞在墙上一样无法前进。正是自然界中这种“墙”的数量非常多,因此传播到人类社会中的病毒种类才会非常少。
这种生物类群仿佛病毒隔离墙一样的机制,也是我国大力维持生物多样性的主要原因之一。如果灭绝了某种生物,造成了自然界中生物类群单一,那么自然界中无疑会失去很多的病毒隔离墙,那么随着人类和各类野生动物的接触,人类社会中爆发各种奇怪流行病的可能性会非常高。
灭绝蝙蝠无疑就会造成这种生物类群单一,毕竟蝙蝠占据的生态位可是非常大的,它们影响了大自然中相当多的物种。所以灭绝蝙蝠实在不是减少人类社会中流行病诞生概率的好选择,这种行为反而有极大可能造成人类社会中流行病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