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鬣狗 >> 鬣狗的天敌 >> 知识分享难在如何巧妙戳中观众心坎儿评
年《工作细胞》动画版的横空出世,似乎给不少人以启发。即科普之事儿,关键在于表现的形式,你瞧,一旦杂糅了爱情、正邪之斗、萌系、美少女、俊男等元素后,看“身体内的爱情故事”顺便掌握知识,也就轻而易举地老少皆宜。
不过,科普类番剧还没有形成潮流,且市场接受程度还有待考量,于是,可能半年有1部质量上乘动画改作品就已经是幸运之事儿了!今儿呢,咱就来说说这《天地创造设计部》。
《天地创造设计部》主打的是生物学科普,采用了甲方(天神)委托乙方(设计师)设计新物种引发的无数趣事儿的讲述逻辑。外包+甲乙方的设计冲突,这实在是过于现实!而很多之后的,也往往是无心之举,这种“无心插柳柳成荫”过于挠人痒痒。
其实生物学科普还挺冷门的,更不用说正经番剧了。之前我获得的一个没有用的冷知识——关于雌性班鬣狗拥有假JJ,还是来源某部很不正经的番剧。
从目前平台仅有1.1万人评分看,这部番剧也只能是个小众番了。这也是现实,又有多少人愿意沉下心来增进知识呢?大多数人还是希望打开手机找点乐子,仅此而已。于是,喜欢这种类型的观众会非常喜欢,反之,也会认为十分无聊。
番剧秉承了漫画的风格,甚至可以说是漫画的“(上了色后的)完美复刻”,下图是漫画原画。
由于这部番剧目前较为冷门小众,能获取到的背景资料相对有限,目前只知道这是蛇藏、铃木茑原作,鳕子作画的漫画。也就是说,漫画是一部集体创作的作品。
除了动漫中的科普知识,通过番剧下的评论中,我才意识人物名字也颇有意思,出场角色基本取材于曾经“九大行星”的名字——注意,首字分别是:土、木、水、金、冥、海、火。而且,每个人物的性格也与星相学中星球代表的特质相当。至于为什么没有天王星,大概是因为天王对应的是吧!
下田:木淳弥上田:原由实土屋:井上和彦木村:梅原裕一郎水岛:诹访部顺一金森:岸尾大辅冥户:大空直美海原:竹内良太火口:泊明日菜
同时,一开始我以为御姐天使是新晋天使的上级,于是,前辈叫,后辈叫。后来才听说“田”代表的是地球,上田对应北半球,下田对应南半球,横田对应赤道。这么一说,好像一切都能对上了。
另外,虽然不知道该如何形容这部番剧的画风,但这种线条分明的感觉就很舒服。同时,每个人物的性格特点都有各自的“对立感”——这种类似“地狱中的天使vs神国中的恶魔”的玩法也算是比较常见的设定的。
例如冥户看上去是个纯情少女,实际上是个“腹黑恐怖少女”,作为喜欢“暗黑系”、“恐怖系”的设计师,她的作品可能都有点让人“视觉不适”。
再比如,海原先生是6位设计师中最人高马大的,却有一颗“少女心”,他所设计的生物都是萌系、可爱的,例如食蚁兽、熊猫、海獭等。如果再聊个细节,就是他用的绘图笔上是个兔子头!而冥户用的笔上则是个眼睛,大概是源自克苏鲁神话吧。
此外,最为“矛盾”的角色当属金森先生,可从他举手投足和穿衣打扮看,分明是个女子。很奇怪的是,这个过度娘化的角色在观看番剧时并没有让人产生反感。而且,他设计的生物,在自然界都是属“美丽的、好看的”,也是与金森本人的特质相对应。
番剧OP《GiveItUp?》是电音风,感觉还不错——可能还是一出声就惊艳四座吧!
其实关于《天地创造设计部》,我想说的内容有限。一来,番剧的核心其实是各种知识点,如果把知识点罗列出来,那就是读书笔记;二来,这部番剧给我更多的是创作上的启发,即如何用新形式讲旧内容,同时,如何利用名字“做文章”。
第三,就是开头已经提及的,这种一部主打科普的“沙雕番”,其成功的核心在于如何巧妙戳中观众心坎儿。但我顾虑的是观众是否会产生审美疲劳。从目前的剧情看,没有爱情、正邪对立等元素,就是一部走“日常”套路的番剧,如果希望每一集都能出亮点出新意,其实挺考验主创的。
对于观众而言,当前的市场环境是选择过多,如果这部番剧想拓展市场更多的受众,可能要花心思想想如何多戳中观众的心坎儿。因为从大环境来看,很多观众只想图个乐,至于所谓的、、,只是“无聊”的添头。
我个人强烈推荐《天地创造设计部》这部番剧!而且,希望观赏这部番剧是带着思考去看,而不是莫名其妙的“炒作”。留点时间和精力去声讨现实生活中的不公平不公正,远比甚是奇怪的质感要显得更有责任感。
写到这儿,我就有点迷糊,为啥这种有创意的漫画、动画咱国内就很少见呢?是国内缺钱,还是缺人?又或者,是因为缺市场?有一种可能,是市场有,但不大,出了容易做赔本生意,所以,国创动漫来来回回都只有这几种类型。
唉,罢了,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