鬣狗

流浪雄狮长大后,如果再遇到自己的母亲,还

发布时间:2023/1/21 2:50:24   

狮子是世界上现存体型最大的猫科动物,主要分布在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和亚洲印度的热带草原地区,其中雄狮和雌狮形态特征差异较大,表面上看最主要的区别就是雄狮的体型更大、拥有浓密的鬃毛。雄狮的成长过程异常艰辛,即有被狮群驱逐的无奈,也有独自适应环境的困苦,更有挑战权威的悲壮,只有很少一部分雄狮能够从流浪状态跃升转变为狮群的首领,之后还会不时面对着其它雄狮的挑战。那么,当流浪的雄狮长大后如果再遇到自己的母亲,它还会认得出来吗?

狮子是一类典型的群居动物,在一个狮群中一般最多只有2头雄狮,其中只有一只雄狮作为首领,拥有对整个狮群的绝对统治权,也拥有着对狮群内所有雌狮的绝对交配权。雌狮在交配以后,经过4个月左右的妊娠期,将会产下2-4只幼狮,之后狮群内的所有雌狮都会承担起共同养育幼狮的责任。幼狮(无论是雄性还是雌狮)在出生之后的2年内,会跟随着雌狮学习捕猎的技能,在此过程中,很多幼狮由于各种原因夭折,比如被猎物反抗伤害,被鬣狗、猎豹、野犬等食肉动物偷袭,或者因食物不足饿死等。

当幼狮长到2岁之后,小雄狮就会被成年雄狮驱逐出狮群,而小雌狮则会保留下来,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局面,主要是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狮子们为了维持狮群发展的可持续性所做出的自然选择,一方面是为了避免狮群的近亲繁殖,另一方面是为了在严酷的自然竞争中锻炼小雄狮的生存能力,经受住考验的小雄狮在长大以后,会拥有更加强壮的体魄、更强大的团结协作能力以及更有利的遗传基因。

小雄狮被逐出狮群以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将过上“流浪”的生活,一些体质较弱、捕猎能力差的个体,在捕食的过程中不是被猎物反杀、就是由于捕不到猎物而活活饿死,由此产生了极为惨烈的减员。为了更好地生存下去,这些流浪雄狮有时会在不断地接触和磨合过程中,组成一个个“联盟”,以此来共同面对生存的挑战,以获得更充足的食物、以及获得更安全的生存保障。名噪一时的非洲“坏男孩联盟”、“保卫者联盟”就是其中典型的代表。

当这些雄狮联盟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就会主动地与其它狮群的首领进行挑战,一旦击败对方,则其中雄狮联盟中拥有绝对话语权的雄狮就会取代原有狮群的首领,从而坐上王位,联盟中的其它雄狮可能只有1只留下来,其它的则会继续流浪,去挑战其它的狮群。

那么,当流浪雄狮再次遇到自己的母亲,还会认得出来吗?答案是肯定的。狮子、老虎等大型猫科动物的嗅觉异常灵敏,而且对气味的记忆力超强,即使几年没有见到,再次碰面之后也会通过气味来分辨出对方,比如雄狮再次碰到母亲、或者碰到自己的“姐妹”,会选择互相闻闻、蹭蹭对方,慢慢地从再次碰面的初始戒备状态转变为互相依偎,也就是说认出来了对方是自己的亲人。不过,这种亲情并不能使它们长期待在一起,过一会儿就会分开,沿着各自原有的生活轨迹前行。

因此,流浪雄狮在被驱逐以后,隔几年还是会凭借着它们强大的嗅觉记忆,认出自己的母亲来。只不过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狮子的生活习性,已经完全演化为推动种群的可持续发展方向上,即使在野外再次碰到熟悉的气味,最终也要选择避开,这无疑是狮子避免近亲繁殖的一种有效手段吧。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jg/275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