鬣狗

冥想,是看清世界本质的最好方式小务虚

发布时间:2023/2/21 15:04:52   
北京看酒渣鼻好医院 http://news.39.net/bjzkhbzy/210117/8598835.html

《人类简史》作者赫拉利在多个场合多次提到冥想对他的人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他说:“相比科技工具,冥想让他从信息超载中抽脱出来,让他得以观察并且思考真正重要的事情”。

他说,冥想,才是真正看清世界本质的最好方式。

他甚至还说,如果没有冥想,他不可能写出《人类简史》和《未来简史》。

他的这段话,让小务虚感同身受,因为我在自觉不自觉中,也在做着冥想这类的事情,并且深深的体会到冥想所带来的真正力量所在。

因此,今天就尝试分享下,为什么说冥想具有强大的力量,为什么赫拉利说它才是看清世界本质的最好方式?为什么冥想是难的?为何大成者都重视冥想?

“思考”的代价

小务虚在以前一直只知道大脑相当消耗能量,占身体2%的大脑,却要消耗25%左右的能量,似乎这25%的能量在今天看来好像也不是特别多,但是这样的认知是不利于我们理解人类大脑的用智方式的。

人类的大脑是50万年以前在丛林中完成基本框架的构建的,而丛林中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能量是紧缺的,物种之间的竞争本质上就是能量的效率之争,同样的事情能谁更省能更高效率,谁就有可能存活下来,而败者,几乎就是被吞食的命运,丛林的竞争不是你死就是我活。

赫拉利说,早在万年前的60公斤类人类,脑容量就已经达到毫升,而同类体重的哺乳动物平均只有毫升,但是在这多万年的时间里,3倍大的脑容量并没有为我们带来生存优势,我们在如此之长的时间里,一直只是处在食物链的中间而已,平时只是采集果实,挖挖树根或者追追小动物,甚至更多的时候是等狮子老虎等大型食肉动物吃完,然后鬣狗和豺吃完,才轮到我们,吃我们才能吃到的骨髓。

这就是此时的智慧求生方式,此时毫升脑容量的人类,懂得制造工具来敲开动物们吃不到的骨髓,除此之外,这3倍大的脑容量似乎在万年间,并不能为我们带来其他的优势,因此,赫拉利形容此时的人类是非洲大草原上的小可怜,整天生活在恐惧与焦虑之中。

他说这个现实是理解人类历史及人类心理学的关键,他甚至还说,人类的智力具有明显的强大的力量,但为什么所有其他动物都没有往这个方向进化,而仅仅只有人类这一个物种最终发展出了智慧并且征服了整个动物界。

他说这实在叫人想不明白!为什么只有人类发展出了这种能力,而没有任何其他物种进化出这种能力?

理解这个问题的核心依旧是能量,在身体静止不动的情况下,其他猿类的大脑只消耗8%的能量,而人类达到了25%,这在能量匮乏的丛林时代,似乎不是明显的优势,大脑要不断变大,于是必须直立起来,大脑用得越多,能量就会用得越多,身体其他地方的能量就会变少,比如奔跑速度,比如手臂力量退化,赫拉利比喻这相当于国家把资源拨给了教育部,于是国防部的资金就变少了,这是非常准确的。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自然界的演化均体现为每一个物种在一个细分领域占据各自的顶端,比如豹子跑得最快,而老鹰则在视力进化上,狗则在味觉上,长颈鹿则不断演化其脖子去吃到高处的树叶。

因此,人类为了智力,而放弃了在丛林时代的另外一些谋生本领,如个体的体能战斗力等,放弃一些体力来进化智力,但在长达万年间智力并没有为了我们带来明显的优势,因此,赫拉利说实在想不明白是什么力量促使人类往这个方向演化的。

由于人类的智力所需要的大脑神经元网络极为复杂,同时丛林时代的环境并不利于大脑的快速进化,于是在万年间,人类的大脑进化缓慢,而没有理性逻辑的大脑,使得我们人类仅仅能够在丛林时代存活下来而已,另一方面,丛林时代的特征又进一步限制了大脑发育,因为真正的思考是极其消耗能量的,因此,在万年间,大脑基本就是在建立自动化反应的过程,而不是自主的理性逻辑思考过程。

这就能解释,为什么如此人类强大的大脑,必须等到近几万年,才真正发挥出他强大的力量。

这就是大脑在丛林时代的尴尬,一方面机体为了大脑必须放弃了丛林时代的战斗本领,一方面缺乏能量的丛林时代使得大脑只能缓慢的进化条件反应的本能反应,因此,在如此长的时间内,人类就一直是一个弱小的,生存在边缘的物种。

这些特征,对人类的身心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万物结构演化特征

我们在前面的无数的文章推导出,能量是万物演化的本质,即使不是在丛林时代,能量的稀缺也是万物不断进化竞争的规定者,在能量熵增定律的规定下,万物进化均表达为对获取能量的效率之争,这在物理学上表达为万物的能力的进化都遵守最小作用量原理。

而在同一个原理的规范下,万物的进化就表达为同一个原则。

比如在亿年的演化史上,万物从基本粒子--原子--分子--细胞--多细胞有机体--器官组织--生命体。

这个进化过程的关键形式就是不断的结构化过程,不断的结构再叠加结构:

比如基本粒子形成中子和质子。然后中子与质子形成原子核。原子核与电子形成原子。原子成原子形成分子。分子与分子形成大分子大分子与大分子形成有机大分子。有机大分子与有机大分子形成细胞。细胞与细胞形成多细胞有机体。多细胞有机体与多细胞有机体形成组织器官。组织器官再形成动物和人体。人与人形成公司与组织。组织与公司形成国家。国家与国家形成人类共同体。小务虚之所以一字一字的把这一过程详细的描述出来,是因为这个过程是理解演化的关键,它不是简单的结构加法过程,而是一个结构包含另外一个结构,比如最高层的人类共同体,它包含前面所有结构。

这个演化进程有如下这些特征:

它的核心是,一层套一层,像俄罗斯套娃一样。每一个结构体内的结构,都是活着的,都可以正常发挥作用的。比如公司下的人,人体内的器官,器官内的多细胞有机体,多细胞有机体内的单细胞,每一层结构都是正常运作的。每一个活动,都会触发体内每一层结构发生连锁动作。比如视觉看见一个东西,会触发视中枢组织活动,再触发组织内的多细胞活动,接着触发单细胞活动,再到单细胞里面的分子,再到分子里面的原子。越原始,越底层的结构,均是后一层结构的基础。后一层结构的高效率,是建立在前一层结构的高效率之上的。我们借如下这张图,来理解最后这句话意思:后一层结构的高效率,是建立在前一层结构的高效率之上的。

我们眼睛看到这个黑色图形的时候,已经表明我们大脑里面已经自动化调动我们的先天模型对它进行建模了,黑色代表不发光,但周围红色发光,红色的光波波长大概是纳米,也就是我们的眼睛实际上接收到的是纳米的光波,这个纳米的光波进入我们的视中枢,被视中枢这个器官建模成红色及红色围成的区域,在红色的对比下,就看到了不发光的黑色图形。

实际上,我们眼睛看到的可见光频段从纳米-纳米有个无区别的变量的,但我们通过视觉进化,视中枢这个器官及它低下相应的组织与细胞,把个无区别的变量,建模成7种主要的颜色。

因此,我们的眼睛能高效率的看到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

比如在一片绿色的树叶中能快速看到一颗红色的果子,如果没有这一层效率,那么极有可能需要从-纳米频段中找到-纳米的频段,这会极其低效率且相当耗能。

我们要获取能量,没必须知道每一个详细的频段,我们只需要可以在一片绿色树叶中,能快速看到那个类似红色的果子即可。

因此,即使只是这样一个最简单的功能,其背后也有复杂的机制,而动物界的所有这类本能反应,就是这样通过长时间的大量的基因突变与自然选择进化出来的。

人类更不例外,人体拥有更精密的各种动作,因此,人类的大脑花了几百万年的时间在丛林中进行这些本能反应的建模进化。

这些本能反应的基础建模完成后,才有可能进入下一步,因为它是后续所有更高级功能的基础。

比如,大脑通过数百万年进化,终于建立起对中间这个黑色图形的快速识别了,然后一直到近几万年,特别是等到农业文明,人类社会发明出了数字模型。

于是这个黑色图形在数字模型中,就是13。

阿拉伯数字模型是一个革命性的发明,因为农业文明必然带来人口大爆增,于是必须有庞大的统治阶级,社会才有可能稳定,而统治集团要能有效管理如此庞大的人口,比如国家税收数据,人口数据等等,于是就必须处理及存储庞大的数据,而单单靠人脑会严重影响效率及规模,而数字模型及文字模型的诞生,使得这个问题彻底得到解决。

于是,在先天模型进化完善的基础上,人类大脑上出现的智力开始能建立大量的后天模型,以便我们展开大规模的合作,全面提升人类的效率,后天模型的力量如此的强大,以至于它才出现不过1万年左右,我们就统治了这个地球。

这就是这句话的深刻含意:后一层结构的高效率,是建立在前一层结构的高效率之上的。

今天的人类共同体的效率,就是建立在所有前面每一层的高效性之上的,每一层的效率都会影响后一层的效率,每一层的效率都是后一层效率的基础提前。

此处我们考察的是大脑的理性逻辑能力,也就是人类的智力,实际上,冥想的真正强大之处,就在于它调动的就是我们的纯粹理性逻辑能力。

基因进化是文化进化的基础

根据我们前文的推导,纯粹理性逻辑能力,是到近1万年左右才真正发挥出来的,它的典型代表就是赫拉利所说的,智人突然有一天,开始能讲故事了,开始能虚构不存在的信仰了,这种虚构的神话使得它可以联合数万甚至上百万人,以至于可以形成国家,这就是上面这一层结构的奥秘所在。

同时,我们在文章中提到,万物抵抗失存的最有效方式,就是通过不断的结构化演化以形成分工合作的体系,因为只有分工合作的体系,才具有最高的效率同时还最省能。

因此,我们可以把上面万物结构化进化的过程分成两个阶段:

通过基因变异与自然选择的慢速进化,实体结构的进化,即本能模型的进化。通过文化的快速进化,虚质结构进化,即理性逻辑模型的进化。不管是基因进化还是文化模型进化,其本质都是通过结构的分化与合作完成的。所不同的是,基因的分工合作是在个体内由细胞及组织承担的,文化模型的分工合作是由不同个体承担的,如由不同人分工。

但是他们提升效率的方式都是一样的,因为只有不断的分化,每一个小个体分化到一个最细分的领域,在这个极细分的领域里面做到最好,然后大家合作起来,这样一个整体的效率就是最高的。

因此,动物的高效率或者人体的高效率,就是其体内所有细胞或者组织分工合作的结果,它是通过基因突变与自然选择在数亿年缓慢进化出来的,他甚至极有可能是宇宙亿年演化的目的。

而人体内所有细胞分工合作的高效率就形成了人体的本能意识,在这一层本能意识的基础上,最终出现人体的理性逻辑能力,有了理性逻辑能力的人类,通过文化模型链接起来,于是人与人之间开始能够分工合作,并且合作规模发展到今天的全球75亿人,表面上每个国家还各自为战,而实际上,今天的高科技,已经是全球顶尖力量共同分工合作的结果了,这就是人类共同体的力量。

这就是基因进化与文化进化的关系,对应人的本能与理性逻辑能力:

本能是理性逻辑的基础。人类的本能在丛林时代至少进化万年以上。本能进化完成后,在近1万年左右时,人类才出现真正的理性逻辑能力,实际上这个分界线与时间并不是特别明确,但主要意思是,本能历时非常长,理性逻辑是非常新近的事,如果以人类有文明作为分界点,那么大概就是1万年左右。越基础的东西,越具有决定性,稳定性与奠基性。交待完本能与理性逻辑在万物演化的不同位置后,我们进入主题,为什么冥想是难的,为什么冥想具有强大的力量?

冥想是难的

本质上,冥想是难的意思就是理性逻辑是难的,关键就在于理解理性逻辑的基础是本能,人类在出现理性逻辑之前的多万年间,本能意识一直是我们的主人,它在如此长的时间内,被大自然打造成一个高效的完善的自动化反应模块,我们的所有动作在默认情况下,都是由他自动化调动完成的,本能的这些能力是与丛林时代的环境严格匹配的,这对人体来说,似乎是好事。

我们可以这样说,在丛林时代,它绝对是好事,省能又高效。甚至在我们今天的日常生活中,它也完全是好事,比如今天两个人在聊天,如果对方总是要思考好久才反应过来,那么我们可能会觉得不可思议,我们已经完全习惯化这种条件般的自动化反应了,它使得我们的生活充满效率与便捷,使得我们因此一天能处理大量的事情也不觉得劳累。

因为,所有的这一切,都是已经成为自动化的过程了,它极度节省我们的大脑资源,同时又高效率,所有这些能力,在丛林时代绝对是最有效的救命手段,正因为这些本能,我们活了下来。

也正因为这些本能,我们今天的生活如此高效,因此,本能成了我们今天日常生活的默认状态,我们想都不用想的用智方式,甚至可以说,本能是我们的主人。

这就是要进入冥想这个状态的难度,人在所有日常的生活中,都是在用自动化驾驶的本能意识,理性逻辑非刻意去调动,是很难进入的,因为它是违背本能的。

本能意识的情绪

考察本能是如何快速调动整个机体进行快速反应的,就必须考察情绪。

我们知道,人体的每一个反应,比如看见脚下草丛里好像有一条蛇,那么人体会立即往后跳,同时整个机体进入警戒状态,杏仁核活化,机体产生恐惧情绪,大脑相关区域的神经元会分泌肾上腺素,促使机体各个相关部门进入应急状态,比如心跳加快,呼吸加速,供氧量加大,毛细血管扩张,以便为肌肉暴发提供能量,整个机体进入一触即发的状态。

本能在往后跳的同时,信息送达到总裁脑,总裁脑再对刚才引起剧烈情绪反应的事件进行二次确认,判断是否该威胁确实有效,如果此时视觉信息送到总裁脑,总裁脑经过判断,发现那只是一根看起来像蛇的树枝,那么它会发送指令,终止刚才机体的一系列自动化情绪反应。

如果总裁脑确认刚才那个确实是一条蛇,那么继续加剧恐惧情绪,以促进机体各个部门共同备战,或战或逃。

以上整个过程,均是本能的自动化反应,在瞬间就完成了,即使是总裁脑的二次确认,也是自动化的本能过程,此过程不是理性逻辑过程,而是本能的快速类比过程。

理解这个过程的关键是,本能的快速化过程,实际上就是情绪的反应过程,本能是通过情绪才能完成快速的整个机体的瞬间调动的。

没有情绪在整个机体内的调节,机体就不可能实现瞬间的大量的组织与细胞的调动,高效率的协同是情绪作用的结果。

而所谓的情绪,就是在大脑神经元细胞与神经元细胞之间传递的化学物质,我们把这些物质叫作神经递质,神经元细胞之间传递什么样的神经递质,人体就会出现什么样的情绪。

因此,人体任何一个本能的自动化反应,在神经元细胞上,都表达为情绪的反应。

我们在前文指出,人体在万年间的丛林生活中,由于大脑进化的需求及机体力量的退化,使得我们在食物链的竞争中,只是勉强存活下来的物种,在这样一种环境下,被构建出来的本能,就出现一个最为明显的情绪特征,那就是恐惧情绪。

因此,赫拉利说,此时的人类只是非洲大草原上的小可怜,整天生活在恐惧与焦虑之间。

这样一种状态,使得恐惧情绪成为了我们所有情绪里面的最显著情绪。

可以这样理解,在人体五官的所有本能反应中,所有这些信息,第一时间都会首先进入杏仁核,引发机体自觉不自觉的进入某种不同程度的警戒状态,这是机体在万年间能有效生存下来的一种最为有效的恐惧情绪反应。

因为在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丛林环境中,大自然不会给基因第二次机会,基因必须出现一个最基础的本能,那就是对所有外界信息的刺激都直接引发机体恐惧,保持一定的警惕,随后再调动总裁脑的二次本能反应来进行修正,这就能解释,当人体一进入一些陌生的让人觉得不安全的环境时,身体会不自觉紧张。

理解这个机制,是理解人性的关键,也是理性人类用智方式的核心,因为我们在前面已经提到,越基础的结构,都是后一层结构发挥作用的基础与前提。

而情绪在人体的组织器官这一个层面,我们可以说,是情绪管控着所有这些不同部门,使得数量庞大细胞体系可以瞬间协作起来共同抵制外敌,据说,机体内可以释放上百种神经递质,这些不同递质及不同浓度的神经递质,使得机体内的组织出现不同的表现,人体就表达为不同的情绪。

冥想的基础理性逻辑

因此,冥想是难的我们可以从下这几个层面来理解:

冥想本质上调动的是理性逻辑,它是本能意识的后一层结构,因此,本能意识是冥想的基础前提。

结构之间的前后关系是极为关键的,前一层结构往往具有奠基性,决定性与稳定性。

奠基性:就是理性逻辑的发挥必须通过本能意识进行,比如前文中看到数字模型前必须看到黑色图形。决定性:本能意识决定着理性是否要出来,能否出来。稳定性:一座高楼有多稳固,首先看地基有多稳固,本能意识的稳定性是理性逻辑的基础。比如颜色光波模型数百万年不变,而我们的理性逻辑模型频繁变动,如地心说--日心学--牛顿绝对时空说--相对论-量子力学。高效率:理性逻辑的高效率是建立在本能意识的高效率之上的,比如数字模型是建立在黑色图形对光波的有效建模之上的。除了我们上面提到的,本能意识是我们所有日常状态下的默认用智方式外,本能意识在发挥其作用时,是屏蔽式的,它是屏蔽理性逻辑的,一方面理性逻辑太慢,太需要时间,另一方面本能意识高效还省能,加之为了达到这种高效与省能,本能意识必须保持专注。

因此,只要本能意识在主动处理一些任务时,它已经屏蔽了理性逻辑。

另一方面,本能会涉及到各种各样的情绪,特别是恐惧情绪,当机体进入恐惧情绪时,有些类似于整个机体的相关部门都已经进入一种紧张的备战状态,所有资源都都会投入到这个情绪中,因为它在万年间,这个状态基本都是涉及生死攸关的事件,因此,它是最强屏蔽理性逻辑的。

人体在长达数百万年间,都是本能意识的自主状态,这在时刻都必须应急的丛林是必须的,而理性逻辑一方面消耗资源,一方面又慢,因此,在丛林环境中的一些应急状况时,理性如果还出来捣乱,那么这个物种也肯定承传不下来。

因此,理性逻辑要能出来,人体必须在一个放松的,安全的,没有任何情绪的环境中,这是进入冥想的前提。

冥想的力量

因此,冥想真正强大的,是它做到两个状态:

第一,本能意识此时处于最安静的状态。第二,纯粹的调动了理性。赫拉利说他年轻的时候一直饱受困扰,为什么这个世界以及他的人生,会有这么多痛苦,如何才能从痛苦中解脱出来?直到今天,我们的科学还无法解开人体大脑产生痛苦的机制,因此,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内观自己的身心。

但他也同时也强掉,这种内观的做法,却也不是容易的,其中的原因就如我们前文所言,它是反本能的反我们人性的,它必须在一个安静的,安全的,人没有任何情绪的状态下,才有可能进入的。

有一个安静安全的环境,当今很多人都可以做到,但最难的是没有任何情绪,当我们尝试去解读一个人生中最重要的情绪之迷时,我们第一时间就会被那个重大情绪所笼罩。

当我们成功的做到冷静的面对一个曾经让我们内心波澜起伏的情绪时,才意味着,我们开始有可能进入真正的冥想状态,而在调动冥想对人生进入内观时,我们时刻会被基因及文化的本能偏见打断。

很多时候,当你安静的坐在那里,没有任何情绪,任凭思绪自由翱翔时,此状态依旧是本能的自动化过程,我们的大脑在长期的基因进化与文化的打磨下,在大脑的神经元里面,形成了无数的强模型,而所谓的强模型,就是我们不断的在先天与后天里面不断强化的思想模型,不断分化的细分领域,我们越专业,强模型就越强大,它就越具有自动化的能力。

特别是在今天分工合作的社会,那些我们所专注的,那些我们从小被灌输的思想,均会成为我们的强模型,这些强模型会在成为我们首要的与世界对接的模型,会决定我们看到什么,听到什么,想到什么,而所有的这一切,都是自动化的本能进程。

比如如果你是位妈妈,你的生活中可以看到的,想到的,听到的都是关于孩子的,你的大脑神经元里面有极为丰富的与孩子相关的信息,它首先是因为你时时刻刻在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jg/317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