鬣狗

大象报恩他曾从枪口救出8只大象,去世时2

发布时间:2023/5/21 13:10:47   

萧伯纳曾戏谑地告诉世人“我见过的人越多,就越喜欢狗。”可见,动物本身不见得比人类低贱,至少很多时候,动物真情流露不掺任何杂质,它们的爱纯真且美好。

比如,有这么一个人,不畏死亡,枪口逃生,救出8只大象,去世时,他的葬礼上竟出现21头大象,陪他走过人生的最后一段路程。

这个人是劳伦斯·安东尼,用尽一生书写生命的传奇,与其说他是国际环保主义者、野生动物专家、作家、探险家,劳伦斯更像是一位守护生命的英雄。

有人说,劳伦斯的葬礼上,21只大象排列长鸣,是在报恩,是在用种族中最特别的方式与劳伦斯告别。原来,草木并非无情,只是作为人类的我们不知道罢了。

理想是灯,照亮前行的路,用平凡孕育伟大

年,劳伦斯出生在南非约翰内斯堡这座城市,祖父平平无奇,是位穷苦的矿工,父亲一步一个脚印,从最初的办事处小职员做起,耗尽半生心血,建立起一家保险公司。

拼娃不如拼干爹,到劳伦斯这一代,家族事业风生水起。

得益于父辈的努力,劳伦斯生活尊贵优渥,与只知一味纵欲享乐的富家子弟不同,他更向往与动物在一起相知相守的理想生活。

起初,这样的生活没有雏形,谁的理想之路不是始于足下,越走越宽?到了20多岁,劳伦斯开始从事房地产开发业务,趁着工作便利,跟随团队到各个国家实地考察。

考察的地点多是荒原乡野,需要不断与南非原住民沟通交流,日积月累,劳伦斯最初的梦想逐渐清晰。

南非是他的家乡,也是他找到生命真谛和真实自我的出发点,游走在广袤的乡野,劳伦斯被无忧无虑的自然气息深深吸引。

看到窗外恣意奔腾、畅翔天际、潜藏水底的各种动物,劳伦斯内心狂热,感到自己的生命与动物的生命是一体的,互相紧紧联系在一起。

有买卖就有杀戮,太阳的背面是黑暗,见证过太多的美好,同样会目睹邪恶。

一边是劳伦斯肆意领略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生命蓬勃的爆发力,一边是被利益蒙蔽双眼、悄然逼近的商业猎杀。

很多次,劳伦斯听到一阵阵枪声在耳边呼啸而过,随即动物们四处逃窜,有的试图用尽最后一丝力气,拼命奔跑、死死挣扎,有的直接应声倒下,鲜血直流。

“太悲惨了,我能为它们做点什么吗?”劳伦斯心痛地问自己,他时常感到那些遇害的动物正在向他求助。

实际上,这样的想法并不是劳伦斯一时兴起,他想着必须亲自守护好野外动物,用成立野生动物保护区的方式为它们打造一个温暖安全的家,免受外界打扰。

劳伦斯的想法很坚定,但他的朋友、亲戚很不理解,更不支持,甚至与他分道扬镳。

不过,这些磨难与阻碍无法使他打消建立野生动物保护区的念想。

劳伦斯开始游历南非各处,精心考察,仔细筛选,为保护区的选址做足准备,无意间认识到一位叫科琳娜的女游客。

也许是志同道合,有着同样爱好的两人,从素不相识很快变成无话不谈的挚友。

劳伦斯告诉科琳娜自己准备建立野生动物保护区,讲述人生理想的劳伦斯十分亢奋,羞涩的脸庞下是难以掩饰的喜悦。

科琳娜听到劳伦斯的计划,她非常激动,感觉眼前的这位男士充满勇气与善良,她对劳伦斯表示支持的同时,直言想加入,和他一起实现人生蓝图。

看到科琳娜直言不讳,劳伦斯内心深受鼓舞,更加笃定自己想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他不想错过难得一遇的搭档,急忙和科琳娜交换好联系方式。

感情是在你来我往的点滴中慢慢加深的,平凡的日常就是加速感情发酵的催化剂。

慢慢地,劳伦斯发现科琳娜的很多想法和行动都与自己不约而同,两人的喜好三观和处事方式都极为相似。

怀着相同理想的两位青年,日久生情,最终结为夫妻,最好的婚姻关系莫过于夫妻与朋友两种方式和谐共存,劳伦斯和科琳娜的情谊便是如此恰到好处。

婚后,劳伦斯夫妇恩爱如初,时常畅谈对未来的规划,有一次,劳伦斯告诉妻子,自己想变卖家产,建立野生动物保护区,妻子与他一拍即合。

于是,劳伦斯悉数拍卖掉所有家当,买下南非祖鲁族酋长的英亩广阔荒原,小心翼翼的建立夫妻梦想的发源地—野生动物保护区。

此后的生活再苦再累,劳伦斯与科琳娜甘之如饴,住在做工粗糙的小木屋里,他们自得其乐地过着极为简朴的生活,省下来的每一笔费用都会投入到保护区的维护和管理中。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幻想已久的理想终于发光发亮。

挺身而出,化刚强为柔软,见证生命的奇迹

年,劳伦斯迎来人生的转折点,和往常一样,劳伦斯小心翼翼地清理着亲手搭建起的自然保护区。

每天做的事情几乎一摸一样,外人看来枯燥乏味的生活,劳伦斯和科琳娜乐在其中。时间一点一滴缓缓流过,他和妻子突然接到一个电话。

打来电话的是非洲克鲁格国家公园,工作人员慌乱地告诉他们,有象群遭到偷猎者袭击,受惊过度,情绪暴躁,纷纷冲出公园护栏,给当地居民造成极大恐慌。

迫不得已,工作人员特意致电询问劳伦斯的野生动物保护区能否收留这些大象,否则为了安全起见,象群会难逃被处死的命运。

接到消息的劳伦斯来不及考虑,都没有提前设想自己是否有足够的资金收养大象,取而代之的是斩钉截铁地应允,夫妻二人非常果断。

劳伦斯即将迎来人生中的第一批象群,他很激动,接下来该思考资金问题了。

挂断电话的劳伦斯和科琳娜分工协作,他赶紧在网上发布声明,筹集善款,妻子则负责打电话联系可以运输大象的工作者。

劳伦斯和妻子一天一夜没合眼,总算将善款和运输车队准备完成。

劳伦斯曾说:“我们没有亲眼见过大象,在生死面前,必须争分夺秒,我一心只想救它们。”

毕竟,南非资源有限,受惊的象群如今生死难料,如果劳伦斯夫妇不挺身而出,等待象群的将是穷途末路。

第二天清晨,一切准备就绪,劳伦斯赶忙致电克鲁格国家公园,商议下一步行动。

令劳伦斯心痛的消息传来:由于象群活动已经严重威胁到村民生活,夜里,管理员被迫射杀了象群首领——一只德高望重的大象母亲。

这样的避险措施未免太过草率,剩下的象群看着首领活生生倒下,敏感的神经再次绷紧,比之前更加不受控制,如若形势得不到扭转,接二连三地袭击村民,管理员会选择再次射杀大象。

了解完大致情况,劳伦斯心急如焚,激动地对着妻子大声说道:“我们不能再等了,不然大象会被杀光的!”

情况紧急,来不及等待运输车队,劳伦斯夫妇匆忙借来几辆大卡车,火速开往象群袭击的村庄。

一行人赶到村庄,看到8只大象急躁地徘徊在房屋周围,时而跺脚低吼,时而竖鼻怒鸣。

新首领用鼻子甩弄村民的劳作工具,其他大象纷纷效仿,一个个庞然大物游走在村民身边,不断“示威“,吓得他们直哆嗦。

劳伦斯心疼地看着这些大象,眼里浸满泪水,目光所及之处发现管理员猎枪子弹在上膛,准备猎杀狂躁的大象。

眼看情况不妙,劳伦斯着急忙慌地冲向象群,边跑边向管理员挥手说“No!”,他要赶在枪响之前结束这场杀戮,劳伦斯苦苦哀求管理员再给他点时间。

将心比心,虽然劳伦斯没有见过大象,他总觉得这些大象是充满智慧的,一旦知道害怕,那么必定有其他情绪,说不定稍加引导,会出现奇迹。

劳伦斯亦步亦趋地走到象群不远处,和大象站在一起,显得格外不协调。

劳伦斯调整好位置,他想从象群首领入手,所以必须得保证首领看得到自己。劳伦斯轻声地跟首领打招呼,搭配上一系列示意首领放轻松的肢体动作。

首领内心的急躁似乎褪去不少,威胁村民的动作逐渐慢下来,劳伦斯叹出一口久憋的气,改变策略,对着象群唱起了歌。

音乐是打开内心世界的一把钥匙,象群首领紧闭的那扇门慢慢被打开,不再盲目骚动,变得越来越安静,其他大象在首领的带领下,纷纷停止“示威”。

眼前的一幕让管理员放下戒备,惊讶之余忍不住心想:难道是幼稚的摇篮曲有助于舒缓情绪?又或者是象群真心接受劳伦斯,双方没有隔阂?

不管怎样,所有人悬在嗓子眼的心总算可以偷偷放下,管理员把猎枪收拾好,准备配合劳伦斯下一步计划,当晚,大家互相帮衬,合力给象群注射好麻醉剂。

劳伦斯对这些新朋友体贴入微,最终把它们顺利带回自己的保护区,由于多次受到伤害,象群已经不再轻易相信人类。

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象群展开秘密行动,合力拔起一根9米高的大树,猛然扔向保护区电网,趁着电网被砸坏的间隙,肇事逃离现场,好像什么都没发生。

不知道象群下落,劳伦斯夫妇急成热锅上的蚂蚁,为尽快找到象群,两人花费大量时间、精力和钱财雇来直升机和越野车四处寻找象群。

好在10天的努力没有白费,劳伦斯夫妇与象群再次相遇,用奇妙物语妥善安抚着象群的情绪,将它们一一引领回新家。

出于担忧,劳伦斯没有回屋睡,很多个夜晚都睡在象群身边,隔着一段距离,跟大象说话,用尽各种方法讨好这群孩子,讲故事、吹口琴、唱歌……劳伦斯颇有耐心。

时间舔舐伤痛,真心总能换取真心。

劳伦斯一天早上兴高采烈地冲向厨房,告诉妻子:“太棒了,亲爱的,那只倔强的象群首领刚刚把象鼻穿过电网,轻轻地挠了挠我的手背,真是奇迹!”

兴高采烈的劳伦斯夫妇给象群首领取名为娜娜,还逐渐与其他大象熟络亲密起来。

心有灵犀不是人类之间的特权,每次劳伦斯夫妇来探望象群时,它们总能提前出来迎接,仿佛一切都有征兆。

难得的是,劳伦斯夫妇的这份爱没有独宠一人,他们对其他动物给予同样的关心和爱护,让大家雨露均沾。

秉持着对所有动物一视同仁的态度,劳伦斯夫妇为一切有需要的动物遮风挡雨、出生入死。

年,美军入侵伊拉克,劳伦斯不顾生死与美军交涉,花费大量资金雇佣士兵,从枪林弹雨中救下中东巴格达动物园里幸存的35只大型动物。

年,刚果发生动乱,劳伦斯主动与反叛组织沟通,恳请对方手下留情,给予濒临灭绝的北方白犀牛一条活路。

十几年如一日,劳伦斯夫妇在动物身上花费了大量心血,把它们当作自己的孩子倍加疼爱。

大象、斑马、犀牛、狮子、老虎、鬣狗、熊……救下的动物数不胜数,每场营救工作都是由劳伦斯夫妇最真挚的爱汇聚而成。

劳伦斯会时不时开车到野生动物园巡逻,象群总会第一时间感受到他的气息,徐徐走出丛林向他靠近,发出欢快地叫声表示欢迎。

劳伦斯同样笑脸相迎,走到娜娜跟前,跟它讲述近来发生的故事,娜娜听得如痴如醉,时不时用硕大的象鼻蹭蹭劳伦斯的脸和臂膀,现世安稳,岁月一片静好。

突发疾病离世,获最高礼遇,诠释真爱无族界

原以为美好的时光不会那么短暂,劳伦斯可以与爱人科琳娜一起,用宝贵的时间陪伴孩子们更久一点,然而上帝没有仔细聆听夫妻二人的祷告,过早地夺走了劳伦斯的生命。

年,劳伦斯前往南非德班展开工作,晚宴上,劳伦斯当众发表“提升国际对犀牛偷猎危机的认知”演讲,谁知心脏病的爆发突如其来,劳伦斯当场离世,年仅61岁。

丈夫不幸病逝的消息不胫而走,很快传到妻子耳中。

听到电话那头的噩耗,科琳娜万念俱灰,最爱的人和最好的搭档走得如此匆忙,甚至都没来得及和孩子们告别,一想到这些,科琳娜险些晕倒。

死者已去,生者尚存,科琳娜心想再大的悲恸都不能停下脚步,她要继续完成和丈夫共同铸就的理想,拼尽全力去守护孩子们。

内心强大的科琳娜赶紧重整旗鼓,开始为丈夫准备葬礼,想借最后的机会让劳伦斯与世界告别。

第二天清晨,葬礼如期举行,一切准备就绪,科琳娜突然接到护林员的紧急电话,说是有一大群大象步履匆忙地朝着木屋赶来。

她有些困惑,其他人更是摸不着头脑,多年来,象群不常外出活动,与劳伦斯夫妇居住的小木屋仅有几面之缘。

在场所有人百思不得其解,眼看远方一支“大军”铿锵走来,脚步声吭哧有力,大家的心跳越来越快,有些惊慌失措。

不一会儿,象群终于抵达小木屋,象群首领娜娜站住脚步,其他大象跟着停下,接下来的景象惊呼所有人:它们将鼻子抬起,高高指向天空,发出悠长的哀鸣声。

奇迹上演,娜娜象队到达小木屋的第二天,另外一支象队匆匆赶来,一共21只大象,历经12小时迁徙,跨越遥远的丛林荒野,全部到齐,只为不错过好朋友的葬礼。

21只大象排列整齐,高举象鼻,发出震耳欲聋的哀嚎,这是它们在举行象族最高级别的葬礼,为曾经的救命恩人送别。

所有大象的眼里不断涌现出两行深色液体,这是因紧张过度和压力过大而产生的分泌物,仿佛是在为老朋友的骤然离世痛哭流涕。

没人知道象群是如何得知劳伦斯死讯的,毕竟没有任何人提前通知它们,更何况,人类的语言和它们的交流媒介并不相通。

剩下的唯一一种可能是:象群被某种神秘力量牵引,好友的死亡讣告无形传播,通过彼此召集,全部汇聚于此,花费一周,陪科琳娜一起度过这人生中最漫长的一段时光,化解滞留在心中的莫大伤痛。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每一条走向远方的路并非平坦无垠,支撑我们到达终点、起关键性作用的不仅有坚强的意志,还有内心最真挚的情感。

什么叫上帝面前众生平等?再华丽高贵的语言依然无法解释清楚,唯有情真意切的行动才是最好的注解,劳伦斯·安东尼与妻子科琳娜就是最优秀的诠释者。

语言象征文明,是沟通交流中最有效的手段,如果把它视为交换信息的唯一凭借,未免太过狭隘,或许劳伦斯·安东尼能获此礼遇,除了专业,更重要的,是他对所有物种不分你我的爱与真情。

真爱无族界,熬住时间,守住专业,致敬伟大的象语者。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jg/441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