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鬣狗 >> 鬣狗的天敌 >> 我孩子才八岁,居然说和我有代沟拼
“代沟”,这是近几年被频繁提及的一个词语。当不同年代的人无法进行沟通的时候,大家都会笑笑,说一句“这就是代沟吧!根本不能互相理解呢。”
代沟现在主要指不同年代的人不能相互沟通交流的情况,这是从表达方面来解释,但是我们也可以从心理的角度来进行阐述。
前几天小宇妈妈跟我分享了一个特别有意思的事情。
“我家孩子才八岁,居然和我说,我们之间有代沟?你说奇不奇怪?”
事情缘由是这样的,有天晚上一家人围在一起看《动物世界》,当看到一只幼年的水牛被一群鬣狗争抢着撕咬,而它的母亲还在旁边驱赶鬣狗,但却无济于事的时候,小宇突然抱着妈妈说,小牛和牛妈妈好可怜,希望有人去救救他们。
然后,小宇妈妈回复小宇说,这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是大自然的正常现象。小宇妈妈本来是想借着这个话题来给小宇上一门生物课。没想到小宇直接来了句,“妈妈,你怎么可以这样想呢?他们就是很可怜呀。”小宇妈妈还反驳了一下,但这就是大自然的准则啊,是不可避免的。然后小宇就气哄哄地跑回房间,只留下了一句,“妈妈,我和你有代沟,你是个笨蛋!”
而在这件事情里,小宇妈妈和小宇之间的“代沟”就是心理的代沟,小宇想和妈妈分享的是母爱,但是小宇妈妈更多的是想给孩子分享知识。
“代沟”的产生是因为受到不同的生活环境的影响,现在的孩子能够从互联网收集到各种信息,这些信息也在不断影响着他们的思想。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想法,父母和孩子差了这么多的年岁,有“代沟”很正常。但是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代沟”,更难解决的可能是属于心理方面的差异。
在《全国家庭教育状况调查报告》中提到:17.4%的四年级和14.4%的初二学生说,“当我和家长有不同意见时,家长从不允许我表达自己的观点。”
19.3%的四年级和18.8%的初二学生说,“家长要求我做某件不愿意做的事情时,从不会向我耐心说明理由。”
15.4%的四年级和9.9%初二学生说,“家长从不认真听我把话讲完,总是打断我。”
…
通过简单的几个数据可以发现,孩子更多的是期待与家长进行沟通,平等交流,但是父母期待孩子更多的是学习上的进步,他们之间的出入比较大,这也是代沟产生的原因。
每个人的成长都是一个逐渐“丰满”的过程。很多的孩子很优秀,小小的年纪拥有许多的技能,成绩优异,有的时候却更容易与家长发生冲突。其中很大的一个原因就是父母没有尊重孩子,他们给予了孩子生命,给孩子提供了优质的生活条件,但是却没有给予孩子自己做选择的机会,以至于最后得到的可能是一句,“你们根本不理解我。”
孩子长大了,越来越独立,但是父母一时间可能还没有办法适应孩子的成长,还像小的时候一样无微不至地照顾他们。但是他们迟早是会厌倦的,父母能教给孩子并终生受用的是生活的智慧,而不是“掌控”他们的成长。
孩子也是一个独立的人格,他们有自己的想法,也需要被尊重和理解,和父母进行平等的交流,才能彼此靠近。孩子不同的年纪,有不同的想法,父母没必要硬生生地给孩子灌输自己的想法,孩子无法接受,也无法理解这种强加的爱。
美国有一条黄金定律说的是,“我对别人如何,需要得到别人同等的对待。”对于孩子来说,也是有着同样的意义。当孩子带着疑问来找你的时候,不妨回复孩子一句,“原来你是这么想的呀,太棒了!”
“代沟”的出现可能是不可避免的,只有孩子与父母多进行沟通,培养好感情,才能彼此理解,尽可能减少“代沟”,才能给孩子更优质的家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