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鬣狗 >> 鬣狗的种类 >>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值得一看的一部电影
昨天误点了李安大导演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老李正好从厨房出来“这个电影我看过,值得看一看”
然后我们就着小酒儿就这么开始了。
可是老李这个“渣男”竟然剧透,我忍了。对剧情“派让老虎活下来是要让自己时刻保持警惕”做评论“派让老虎活下来是想让自己活下来”我忍了。可是对剧中将近最后的镜头“老虎头也没回的就走了”竟然评论说“这个镜头太残忍了,如果老虎回一下头就完美了”!我忍无可忍了!
如果老虎不回头就代表了绝情,那么前期的宗教铺垫还有何意义?如果老虎回头就代表了情感的丰富,那最后两个故事对比还有何意义?故事远远没有那么浅薄。剧中动物真的只是动物吗?善于运用各种隐喻各种铺垫手法的李安大导演只想传达人与动物之间的感情吗?
带着问题,我又返回去重新看了一遍。这一看不要紧,把我自己看迷茫了,手动画了一张解析图也依然有谜团解不开。
首先简单梳理下剧情
1.背景介绍:派的父亲是一个生意人,并且是全家唯一相信科学而非宗教的食肉者,母亲则是虔诚的印度教教徒。而派却强调自己泛神论,基督教,伊斯兰教,印度教,无论是上帝,安拉还是毗湿奴,他对信仰的理解是信仰本身,而非某一种神灵。关于宗教我并不懂,为了理解剧情我去简单百科了一下这三种宗教,发现印度教本身就是一种多神教,并且只有印度教是可以食用肉类(非牛肉)的宗教——我没有深入研究,以后需要再做功课。妈妈纪——派的干叔叔教会他游泳并起名派。背景还介绍了在派空虚的时候遇到了女友阿南蒂并引出“莲花”手印。
2.派主要讲述的第一个故事:派与斑马,鬣狗和老虎一起进入救生艇相互残杀,而后猩猩乘坐香蕉赶来,五者之间相互残杀直到剩下派本人与老虎相互依存到最后老虎头也不回就离开的故事。这个故事是剧情的主要部分,花了大量故事情节去描述。
3.对于第一个“奇幻”的故事,显然理性的保险公司人员并不认可,他们认为“猩猩乘坐漂浮的香蕉赶来”实在太荒唐了。所以派才又“不得已编造”了第二个故事:派水手和厨师先登上救生艇,后来妈妈攀着漂浮的香蕉赶来。厨师很残忍在有救济粮的情况下吃掉了老鼠(并强调厨师毫不浪费)。水手受伤厨师帮其截肢并很快死掉,厨师用水手截肢的腿钓鱼,最后并将水手吃掉了(再次强调厨师毫不浪费)。妈妈对于厨师作为很是气愤与之争吵。接着因为派不小心放跑了一只海龟,厨师对其进行殴打。母亲为保护派而与厨师再次争执,被厨师所杀,并且把母亲的尸体扔进大海。派强调是厨师激起了他的愤怒,忍无可忍杀害了厨师并吃掉了他。
4.难道真的如剧情里的作家分析第一个故事中的动物信息其实对应第二个故事的人物信息:水手就是最先受伤死去的斑马,凶残的鬣狗就是吃人不眨眼的厨师,与鬣狗抗争的猩猩实则派的母亲,而老虎则是派本能的兽性?
5.第一个故事里,一个位于大海中的食人岛为什么会存在狐獴(狐獴主要分布于陆地生物群落的沙漠或沙丘)?第二个故事看似完美,连理性的保险人员也相信了。可是在恶劣环境下,一再强调厨师毫不浪费的性格,但厨师在选择吃掉老鼠以及水手为什么把母亲的尸体扔到大海浪费掉?保险公司人员认为第一个故事里“香蕉不可能漂浮”所以持怀疑态度,可是第二个故事里妈妈依然是“攀着漂浮的香蕉赶来”,为什么保险公司人员却没有再次提出异议?如果第一个故事是第二个故事的映射,那么派讲述的第二个故事里为什么没有食人岛出现?
所以我猜想:
救生艇上的人物应该是厨师,水手,母亲和派四个人,而一直隐秘的老虎(镜头里老虎是突然出现的)应该代表派本能的兽性。夜晚厨师(鬣狗)杀死了水手(斑马),随后厨师(鬣狗)又杀死了派的母亲(猩猩),派的兽性本能也就是派(老虎)反击杀死了厨师(鬣狗),这样救生艇上只剩下派和三具尸体。夜晚来临派实在太饿了就吃掉了斑马(水手)。可是食人这样的兽性让派自己都接受不了,所以他一直与老虎(自己内心的兽性)做抗争,最终与老虎(本能的兽性)共融。他把食人这样的行为幻化为是食鱼(派捕捉了一条大鱼用力拍死并扔给了老虎。
在此期间不断跪拜毗湿奴——因为前面说了印度教是唯一可食肉宗教,并感谢毗湿奴化身鱼肉来解救他)。可是恶劣的天气并没有放过他,一场血雨腥风的暴风雨之后,船上的食物打翻了,只剩下母亲的尸体。这时剧情里就出现了一座看似一位躺下的女性身体形状的食人岛。派与老虎(自己的兽性)登岛,派首先吃了岛上的根茎(躯体?)并在水洼(尸体腐烂)游泳。
老虎吃掉了狐獴——尸体长满蛆虫。夜晚蛆虫爬上派的身体,派醒来想起自己吃掉母亲的尸体,格外痛苦,他把胃酸解释为淡水化成酸液腐蚀人类(因为莲花包裹的牙齿所以让食人岛有了依据)以此说服别人信任食人岛。实则也为说明自己内心的痛苦。派决定带老虎离开那座食人岛最终漂流到海岸被救,而此时老虎(派的本能兽性)头也不回的走进了森林。
依然存在如下疑问:
如果真如以上所想,那么女友阿南蒂的莲花与红绳怎么解释?派在介绍背景时说到女友阿南蒂舞蹈时的莲花手势,但是女友并没有告诉他莲花的真实含义,而莲花却出现在了食人岛上(包裹着人的牙齿——这个被派用来解释食人岛依据的林中莲花),但是这颗牙齿真的寓意母亲的牙齿吗?背景介绍说与女友阿南蒂分别的那天“我记得分别那天所有的事情,唯独不记得最后是如何分别的”——此时剧情出现两人分别时赠送的代表爱意的红绳。而这个红绳,在离开食人岛时被派取下留在了食人岛上?那么这究竟是代表与母亲的分别还是与女友的分别?在派讲的第一个故事里。
在动物们进行周旋突然冒出的一只隐藏的老鼠?那么这只老鼠是谁?阿南蒂?如果是偷偷跟来的阿南蒂,那么她是否经历了吃人的过程?那么最后被吃掉的尸体(食人岛)应该是女友还是母亲?剧情中在派与饥饿作斗争低头审视自己倒影的时候,海中竟然出现了妈妈的脸,是不是意味着食人岛就是母亲?剧中还有一个镜头是“老鼠主动爬到派的头上,而派随手把它扔给了老虎吃掉”。
如果老鼠真的隐喻阿南蒂,那么她就是甘愿被派吃掉,来体现无私的爱情。可是派在第二个故事里有说是厨师吃掉了老鼠。如果老鼠没有代表女友,那么为什么派在最后获救后可以找到妈妈纪——干叔叔,但却单单没有去找阿南蒂?并且还与另外的女人结为夫妻?食人岛肯定是虚构,因为派已经给出了答案“食人岛无从记载,也没有任何资料可以找到食人岛上酸性植物的存在”。那么与食人岛(妈妈还是女友?)的告别依然疑点重重。
沉船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剧中在全家与厨师因为食肉还是食素的问题争执后出现了一段派与父亲的对话,派问父亲“为什么要对猩猩吃镇静剂?”父亲的回答是“不想收拾动物因为晕船而产生的污秽物”。但是画外音又讲“父亲是个生意人,从来不亲自喂养动物”。那么是不是父亲想要报复喜欢吃肉的厨师,给动物吃了镇静剂,导致在沉船的时候只有厨师(因为厨师敏感发现了食物的不对未吃),水手只吃肉汁,妈妈和派只吃素而未中毒所以才能登船。而父亲是因为罪有应得或者救助哥哥或者其他不明原因而未能登船。当保险人员因为赔偿事宜来向派了解事情真相的时候,派刻意隐瞒了事情的真相?派自己在故事的最后跟作家讲“两个故事都没有说明沉船的原因”。
不要再分析下去了,分析到这里我自己也快人格分裂了。派最后遗憾的跟作家说“我没能感谢我的父亲并告诉他‘没有他的教导,我绝对存活不下来’——因为背景介绍时父亲是全家唯一食肉者并劝他理性且不要信教。他认为父亲的理智劝告让他在恶劣环境中得以生存。派最后问作家“你更喜欢哪个故事?”作家回答“第一个有动物那个”。派回复“所以,你跟随上帝”。这应该是对“老虎头也不回就离开”最好的解释。当派回归社会,他的兽性也一去不回。这在剧中也体现了(派在回归社会后依然是食素的)。
“食人”这样的话题好像是这样的惨无人性,可是在如此残酷的现实面前,为了生存,你能如何选择?剧中在老虎上船时有具体描述,派排斥老虎上船,当老虎上船后派选择了跳下船逃离,但是经过理性的沉淀后他又重新游回船,选择与本能的兽性共存。“饥饿会把人改变的,如果没有老虎我早就死了”。派在经历了如此极端残酷的磨难之后明白了,如果他足够虔诚也许就不可能生存下来。
我不想再去分析什么人性兽性了,我一个纯正的辩证唯物主义者,觉得人性,兽性,宗教,完美,不完美,事物存在即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