鬣狗

排雷反盗猎,王珂我要做一个在国际上声名

发布时间:2023/6/8 19:56:19   
白癜风怎么能治好 https://m-mip.39.net/nk/mipso_4792757.html

撰文▏浮琪琪

编辑▏肖泊

创办平澜基金会,是王珂对理想主义的致敬。

他具有英雄主义的一面,计划把基金会做得蜚声国际。他想为基金会买一条医疗船、一条科考船,再发射一颗科研卫星。

“我是一个有行动力的梦想家,”王珂提醒我,“不要把我写成一个狂热的人。我可能是个狂热的人,但做公益给我压住了。”他顿了下,“有成就的人,往往就是很狂热。”

在王珂与枪支的诸多合照中,枪是永远的构图重心

1

中国面孔

“你是军人吗?”47岁的王珂身形健硕,眼神刚毅,时常被人误认作军人。这是他未实现的梦想。他毕业于北京邮电大学,是经营通讯生意的商人和极限运动爱好者。如今转型做公益,出任平澜基金会理事长。

与很多人一样,王珂投身公益事业,也是受汶川地震影响。震后,他联合几十个极限运动同好,组建“V救援”志愿队。年5月12日,汶川地震一周年,壹基金救援联盟正式成立,王珂率队加入,参与“7·21北京特大暴雨”等国内救灾。

新冠疫情爆发,平澜基金会召集来自全国各地的医院做防疫消杀

年11月,王珂第一次出国救灾。目的地是缅甸曼德勒省,6.8级地震震垮了建设中的大桥。王珂持旅游签证,与七个伙伴空降曼德勒。落地后,华人朋友接上王珂直奔中国驻曼德勒领事馆。按响门铃,王珂见到了时任总领事郁伯仁。

“你好,我们是中国民间救援队的,我们想来救灾。”王珂如此介绍。郁伯仁看着风尘仆仆的王珂,十分诧异,“你们想法特别好,但是我从来没遇到过这样的情况,你等一会儿。”

半小时后,郁伯仁下楼,代表领事馆支持王珂,主动提出帮忙协调缅甸政府。三天后,王珂拿着领事出具的证明信进入受灾区域。

在现场,王珂看到倒塌的建筑物多是竹木结构,灾情远没有想象中严重。他召集队员,帮忙清理震后废墟。

看到有中国面孔在废墟上干活,许多人围了过来。缅甸人觉得新鲜,华人感到“有面儿”,为救援队送吃送喝。听说救援队背靠壹基金,有缅甸人现场比划起武术,问王珂:“李连杰能不能来?奥巴马要来,要是李连杰来,我们就不看奥巴马了。”

没想到中国武术在缅甸如此受欢迎,救灾结束后,王珂发起一个武术交流项目,派遣中国教官免费进缅甸校园教练武术。

年1月,王珂与队员在泰国参加联合救援训练

第一次走出国门,王珂在缅甸灾区与当地NGO并肩工作。他没想到的是,一起救灾的小NGO居然长期在海地做救援,参与过海地大地震。

在缅甸一个深山沟,王珂遇见一个日本医疗队,已经在这里服务了几十年。他看到一个德国人,带了一帮缅甸人共同研究金丝猴。而在缅北地区,西方NGO在救助当地难民。唯独没有中国NGO的影子。这令王珂感到惭愧。回国后,王珂带“V救援”离开以国内为工作重心的壹基金,与蓝天救援队一同工作。“在南苏丹,中国政府出资建最大的难民营,建好之后西方NGO运营。人家说你中国什么都没做。国内NGO在国际上长期缺位,这片空白需要补起来。”王珂说。

年,王珂发掘一个新项目——非洲反盗猎。这是不同于随机性自然灾害的常态化项目,如此便不用“等灾害发生”。同时,也是对国际诟病中国人动物保护意识落后的一种回应。王珂很快选定了非洲,这是动物保护的主战场。他给众多在非洲开展项目的国际NGO发邮件,请求加入他们一起保护动物。

邮件石沉大海,零星回复的机构,大多介意王珂中国人的身份。唯一发出邀请的是全球著名环保组织。对方希望王珂扮演黑市商人,充当卧底与中国人做交易,借此找出中国盗猎猖獗的证据。眼看合作无门,王珂派遣同事飞往津巴布韦,仿照缅甸曼德勒“故技重施”。

王珂

2

大象走来走去走来走去

依托中国大使馆信用背书,王珂团队得以进入津巴布韦。这个非洲南部的国家,地处赞比西河与林波波河之间,被称作“野生动物天堂”。抱着学习的心态,王珂加入当地反盗猎NGO。等待他的,却是一通舆论攻击。

动物天堂里忽然出现中国人,津巴布韦人表现紧张,怀疑王珂以反盗猎之名行盗猎之实。一家西方NGO在口头抗议之外,工作人员跑到机场拍了一张飞机照片,拿着照片举报王珂往中国空运大象。

“可那架飞机根本装不下一头大象!”王珂笑着说,语气无奈。

误解根深蒂固,与其他NGO的合作继续,王珂索性联合华人宋黎女士和津巴布韦公园管理局,共同成立中津野生动物保护基金会。借由基金会,王珂得以进入赞比西河流域的马纳普斯公园(ManaPools)开展反盗猎。

马纳普斯公园位于赞比西河流域,栖息着几千头面临生存危机的非洲象。公园护林员每月收入几百美元,巡逻装备极为朴素。在社会捐助下,团队带来当地人没见过的装备:三角翼、橡皮艇、直升机、夜视仪等,增强空中水域的侦察能力。受限于经费,王珂带队每年雨季旱季前往非洲,一次5个志愿者,值守3-6个月。

盗猎分子破坏营地设备,向动物投毒……但他们隐于暗处,从不与王珂团队正面交锋。唯一一次狭路相逢是在年。

夏夜,营地对岸忽然闪现一束信号灯,队员立即以信号回应,随后一阵脚步声越来越近,马上要对上头时,对方忽然止步,反向逃跑。队员们追了上去,夜色漆黑,人跟丢了,等队员折返营地戴上夜视仪继续搜寻,已全无踪迹。

大象走来走去

为获取完整象牙,盗猎者会挖掉大象的半颗头

几年里,王珂团队没有真正亲手抓到一个盗猎分子,他们的存在更像是一种震慑。年后,马纳普斯公园盗猎现象几乎不再发生。

反盗猎的日子里,西方NGO、津巴布韦当地人对中国人的印象逐渐改变。队员们与本土护林员、巡逻员、警察成为了好兄弟。遇到传统节日,大家一起包饺子、蒸馒头,馒头上盖上红色的福字印章。

草原上的反盗猎,更多的危险不是来自盗猎分子,而是草原上的野生猛兽。王珂团队与野生动物混居,大象、狮子、老虎随意在帐篷周围游走,每天晚上驻地被动物叫声包围。“大象就是咱俩这个距离。忽然靠近,我一抬头,他在看着我。”王珂必须克服本能的畏惧,控制逃跑的冲动。

危险之外,余下的除了枯燥,还是枯燥。外人想象的波澜壮阔,王珂习以为常。有记者告诉王珂,“你让人没法儿采访,太淡定了!”王珂笑了笑,“《侏罗纪公园》看过没?把恐龙换成大象,荒凉又原始的感觉。早上大象走来走去走来走去,晚上大象走来走去走来走去,每天一模一样。”

遇到下雨天,队员们闭蓬不出,发呆、看书、听音乐,动手做簸箕和铲子,“像原始人一样。”王珂丝毫不想念现代社会,他在空中巡逻,像鸟儿一样俯瞰非洲大地,“这才是地球,这才是生命,在北京的一切不值一提。”

失眠时,王珂会恍惚觉得自己仍躺在帐篷里,耳边传来斑鬣狗和狮子的低吼

3

两种生死

王珂天性爱冒险,是一名登山运动员、滑翔运动员和潜水员,几次在运动中逼近死亡。身份转换后,王珂的冒险欲望并未衰减,而是移情至公益救灾。

死亡,是冒险者绕不开的终极命题。王珂想过,如果因极限运动而死,他不后悔,这是选择生活方式的代价。假如,因公益而死呢?

组建敢死队时,王珂从未想过这个问题。

“家有孩子的,死了不至于没后代的,都出来!”7个人出列,包括王珂,他们朝着摇摇欲坠的危楼发起冲锋。

造成危楼的是年4月的尼泊尔地震。8.1级地震释放能量1.4倍于汶川地震,造成八千多人死亡。王珂带队进入灾区。他的工作是趴在废墟上挖尸体。王珂找来一个勺子当工具,插进去一点点将砂石与身体剥离。力度和角度必须精确控制,否则高度腐烂的身体组织会成片脱落。

一栋建筑废墟外,一个男人跪在地上,大放悲声。破碎的石块压着他的妻子和孩子。几家国际救援队来了又走,建筑被判定危楼,随时可能在余震中倒塌。被埋的妈妈与孩子,部分身体露在外面,肉眼可见已无生命迹象。男人叫来中国救援队,哭着请求救援。

现场拉起一圈警戒线,荷枪实弹的军人和受灾群众远远围观。许多双眼睛盯着王珂和几十个中国队员。

气氛令人无法忍受,不知是谁忽然喊了一声“拉敢死队”。举手的王珂与6名队员组成敢死队,朝危楼冲了几次。他们始终无法打穿承重墙,最终未能冲进去,不得不动用机器。

年,王珂在蓝天救援队参与尼泊尔地震救援

讲完这个故事,被问及当时在想什么,王珂愣了一下:“我啥也没想啊。”顿了两秒,他接着说,“问题就在于我啥也没想。冲进去那一刻,我真是准备死在里面的。”

同样的生死抉择,三年后再次摆在王珂面前。

年6月,泰国清莱少年足球队洞穴走失引发国际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tp/463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