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鬣狗 >> 鬣狗的习性 >> 成群的虎,战力一定比狮群高吗性二态让狮群
“双拳难敌四手”是亘古不变的道理,在动物世界中,不乏依靠“人海战术”而获得更大生存优势的现象,最典型的就是狮子。
狮子起源于非洲东部,那里地势平坦,一望无际,优渥的稀树草原能承载大量的植食性物种,所以生存在非洲草原上的有蹄类动物,能形成超大规模的兽群。在缺乏遮蔽物的前提下,狮子想要提高狩猎成功率,只得发展成群居的社会结构,“抱团取暖”,依靠集体的力量生存下去。
狮群捕食非洲水牛狮子的这一举措无疑是成功的,单只的狮子狩猎成功率在17%-19%之间,可一旦群居的话,狩猎成功率能增加30%左右。
凭借群居的优势,狮群也一举成为了非洲稀树草原上最强大的群体,它们以各种大型有蹄类动物为食,在某些食物较为匮乏的季节,成群的狮子甚至能捕杀幼象、河马等超大型的植食性动物。
虎与狮是经常被捆绑在一起讨论的两种动物,与狮子不一样的是,老虎是一种高度独居的猫科动物,不善社交,不过有人提出,成群的虎,战力会比狮群高吗?
狮群捕食幼象独居猫科动物的“群居潜力”
很多人对于所有涉及“虎群”的相关假设性讨论,一概持绝对的态度,认为虎是一种独居动物,万万不会群居。但是自然界里动物的独居与群居之间的界限,是模糊的,有时候甚至可以逾越。
在以往,人们普遍认为现存40种猫科动物里面,只有狮子一种是群居的,其他的39种均为独居。但是随着人们对动物的研究不断深入,发现了多种独居猫科动物,是具备一定社会性的。
虎白俄罗斯科学院的动物学家们,常年致力于纳利波基森林的生态研究,他们发现,“孤独”的欧亚猞猁其实并不孤独,雄性猞猁甚至在发情期之前就已经跟雌性猞猁生活在一起了。
在雌猞猁生产之后,雄猞猁也没有离去,而是承担了部分抚养责任,比如会送猎物给猞猁母子,也会积极清除生境内的欧洲森林狼,减少猞猁幼崽的潜在威胁。
纳利波基森林的猞猁另一方面,研究人员也发现了群居动物的独居生活。在纳利波基森林里面,常有狼被猞猁咬死,按传统观念里面,狼是高度社会化的动物,单只的猞猁根本不是狼群的对手,但为何猞猁能杀狼呢?
深入研究之后发现,原来狼并不是一直都是群居的,在温暖的4-9月份里面,林中小型哺乳动物数量众多,此时欧洲森林狼更倾向于单独行动,独狼的数量甚至会高过群居狼的数量,只有在寒冷季的时候,狼才会呈群居的形态,而猞猁就趁狼独居的时候挨个袭击它们。
纳利波基森林的狼对于最合群的猫科动物——雌狮来说,也有一定的独处时光,那就是它们生产的时候。一个狮群里面的所有雌狮,基本上都是沾亲带故的,所以它们在日常的生活中,无论干什么,基本上都是一起的,但唯独在产仔这件事上,雌狮连自己的姐妹都不信任。
在雌狮即将生产的最后几天时间里,它会离开狮群,寻找一处安全隐蔽的场所,孤独地等待幼崽生下,然后单独抚养,等到小狮子具备一定行动能力,能嬉戏玩耍时,雌狮就会将它们带回狮群共同抚养。
冬季哈尔滨东北虎园林内20几只老虎“抱团取暖”的画面让不少人感觉到有趣,这些东北虎并没有出现“一山不容二虎”的现象,反而紧紧挨在一起取暖。由此可见,即便是高度独居的老虎,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下,会有不同的生存形态,原来老虎也是能群居的。
现实中不少独居的猫科动物都被发现了有群居的潜力,比如几只陌生的猎豹会聚在一起合作狩猎,美洲狮也能将食物拿出来与陌生同类分享,业界将这种独居动物基于某种原因下而呈现出临时群居的现象,称之为“短暂性集群”。
东北虎园林的虎群狮子的雌雄两态
狮子是猫科动物里面最特殊的,不仅仅体现在它们群居的这一现象上,还体现在它们的性二态方面上,即雄狮一个样,雌狮一个样,同一物种的两种性别个体,在外在形态上,不一致。雄狮成年之后在头上、脖子,甚至是腹部,长出浓密的鬃毛,且体型也会比雌狮大三分之一,人们将狮子的这一现象,称之为狮子的“雌雄两态”。
受体型限制,雌狮的战斗力无法与雄狮相比,许多雄狮能够独自猎杀的动物,则需要好几只雌狮才能拿下。
雄狮与雌狮狮子的雌雄两态,不止是让它们看起来不一样这么简单,也深深影响着它们的生活。非洲草原上,生活着大量的捕食者群体,而众多食肉兽群里面,敢与狮群叫板的不多,但斑鬣狗算一个。
鬣狗也是高度社会化的物种,它们所形成的群体,甚至比狼群更紧密,也更大型,在鬣狗女王的带领下,鬣狗群能够有很强的战力输出。
大群的鬣狗,不会把雌狮放在眼里,甚至能在几只雌狮手底下将猎物抢走,但它们却非常害怕雄狮。一只雄狮便能震慑鬣狗群,两只雄狮就足以赶走它们。
狮子大战鬣狗雄狮与猛虎实力相当
雄狮与老虎发生争斗,哪一方会赢?关于这类的话题,已经被反复拿来讨论了,许多人拿犬齿长度、咬力、战斗技巧等众多方面进行比较,发现虎会占有一定的优势。
比如老虎的咬力商更高,为,而狮子只有,意思就是说相同体重的前提下,老虎的咬力要大于狮子。但是人们忽略了一个因素就是,狮子即便咬力不如老虎,但的咬力商值,足以咬穿老虎的喉咙了。
同理,犬齿长度比老虎短一点点等,并不会在实际战斗中产生太大的差距,总之,同级的雄虎对上雄狮,结果是无法预测的,它们的实力不相伯仲。
雌狮难敌母虎
性二态现象让雌狮的体型比雄狮小了近三分之一,而老虎这一物种里面,虽然雄性会比雌性大一些,但二者体重差并没有狮子那么严重,某些雌性个体,体重甚至能与雄性媲美。
在野生动物中,体重优势往往代表着实力优势,在同类型动物里面,尤其明显,所以理论上雌狮的战斗力,是不及母虎的,一旦发生争斗,母虎凭借体重优势,及咬力等各方面细微的优势,能取得较大的赢面。
虎群可能不少人会觉得狮子本身就是群居的,且狮群在日常的合作狩猎中,已经有较高的战斗默契,而老虎是独居动物,即便成群之后也如一盘散沙,战斗力不如狮群强。其实之所以会产生这种想法,主要是将人类的思想规律套用在野生动物身上了。
狮群有较高的战斗默契没错,但这是基于狩猎场景的,我们发现,在迎战鬣狗群的时候,雌狮之间并没有太大的配合,野生动物的战斗也无章法可言,更不懂阵法,所以等数量的狮群对上虎群,最终拼的还是个体实力。而狮子的性二态,则让它们输在了起跑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