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医院都是假的 https://www.cqcb.com/dyh/live/dyh2671/2018-11-22/1253103.html本文参加百家号#科学了不起#系列征文赛。年前,人类以何为食呢?想要找到问题的答案,除了文字记录和文物之外,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就是,找到人类的粪便。但是粪便很难保存,难以找到。幸运的是,在年的英国约克,出土了迄今为止,最大的人类粪便(为避免不适,图片放在了文末)。该粪便长约20厘米,宽约5厘米。科学家们对该粪便给予了最高的表扬,约克的古生物学家安德鲁·琼斯博士,甚至说它和皇冠上的宝石一样有价值。那么问题来了,该粪便到底贵重在哪里呢?粪便所携带的信息对于生物学家而言,粪便提供的价值,有时比动物提供的价值更多。现代生物学家为了研究动物的食谱,研究野生动物的健康状况,会不定期在野生动物出没的地方,查找它们的踪迹,其中粪便就是重要的信息。野生动物通常比较机警,它们在听到人类活动的响声之后,就会找个隐蔽的地方躲起来。但是粪便无法移动,有经验的专家就会通过粪便来研究该动物。(食草动物粪便)粪便的主要原材料是:食物残渣,以及肠道菌群等,专家会通过食物的残渣来分析它们的食谱,比如:亚洲象的消化能力较弱,它们的粪便之中包含了许多植物种子、叶子、茎秆等,根据这些信息,就可以知道它们偏爱什么食物。等到有条件时,就可以人为栽种一些大象爱吃的食物,从而保护它们。粪便还有利于科学家研究濒危动物,对于一些非常机警的濒危动物,科学家只有通过粪便才能知道它们仍旧存活。其次,粪便还能够判断该地区的动物健康情况,以及预防疫情的发生。比如:鼠疫是一种烈性传染病,如果不治疗,致死率达到了30%-60%。野生环境中,有许多动物都可能会携带鼠疫细菌,为此我国相关部门每年都会到自然疫源地,寻找疫源动物,查找它们身上是否携带鼠疫细菌。除了检查活体、死体疫源动物之外,也会检查粪便中是否携带该细菌。对于古生物学家而言,粪便更是非常珍贵,因为很多古生物已经灭绝,它们所生存的环境也不复存在,而粪便可以提供它们所生存的环境信息,甚至重建当时的生态链。英国布里斯托大学的科学家,对成千上百坨粪化石扫描之后,重建了布里斯托地区两亿多年前的浅海食物网。(来源:中国科普博览)在这张生态链中,我们可以看到蛇颈龙是海洋中的顶级掠食者,鱼类是海洋中的关键物种,许多生物都以此为食。粪便化石还能够帮助人类了解当时的生态环境。南京师范大学以及南京博物馆的专家,曾经在汤山驼子洞发现了26块粪化石。根据研究发现,这些粪便化石属于鬣狗。鬣狗属于食肉动物,但是该粪便中却携带了相对丰富的孢粉,据科学家推测,这是食草动物使用了带有孢粉的植物后,被鬣狗所捕食,形成了粪便化石。专家们根据这些粪便化石,不仅分析出了这些孢粉属于哪种植物,还推断出在早更新世时,我国南京地区气候凉干或半干旱半湿润,主要是草原或森林—草地。人类粪便所携带的信息粪便是如此的重要,以至于人们发现了年前的人类粪便时,会认为它和宝石一样贵重。根据科学家们的研究发现,该粪便的主人是维京人,主要依靠肉类和面包为生,并且体内有寄生虫,这是因为该粪便内有数百个寄生虫卵。这表明维京人可能经常会出现肠胃不适或者其他肠胃疾病。不幸的是,该粪便曾经不慎被摔成3块,好在工作人员对其进行了修复。由于人类粪便化石不够多,我们难以从一块粪便中得出当时人类的饮食结构。或许未来发掘到更多人类粪便化石之后,我们就能够从中发现人类食谱的改变,以及不同时期人类的饮食结构。人类粪便化石为何难以形成?相比于食肉动物而言,人类粪便更难形成化石。这是因为食肉动物喜欢以肉类为食,在进食过程中,它们可能会吞噬掉猎物的骨骼,而骨骼中富含钙,能够帮助动物粪便化石的形成。人类虽然以肉类为食,但是人类是杂食动物,在古代时期,人们的食谱中素食较多,难以长期保存。更重要的是,粪便化石的形成,需要依赖一定的条件,正是因为如此,粪便化石数量才非常少,尤其是人类粪便化石。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ideyishus.com/lkyy/79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