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MarkWitton伶盗龙以及它镰刀形的爪子在电影大片《侏罗纪公园》中一战成名,电影将其描绘为凶残狡猾、谙熟团队狩猎技巧的顶级掠食者。不过电影中的伶盗龙形象从很多方面来看都是不科学和不准确的。电影中的伶盗龙形象伶盗龙团队狩猎的想法最初来自于恐爪龙。恐爪龙的化石通常是成群被发现的,并且偶尔与腱龙(一种大型草食恐龙)一起被发现,这说明恐爪龙很可能是团队合作狩猎的,尽管证据并不是非常充分。由于恐爪龙与伶盗龙关系十分密切,它们同属于驰龙科,所以恐爪龙的一些特征也被安在了伶盗龙身上。虽然在蒙古和北美发现了许多伶盗龙和其他驰龙科的化石,但是并没有发现过成群的化石。此外能够完美说明团队狩猎的化石出现的可能性也极低。所以尽管群体狩猎的说法已被广泛宣传,实际情况仍然是模糊不清的。伶盗龙化石与狗大小对比。图片:MarkWitton我们无法亲眼目睹这些恐龙狩猎,因此我们必须使用间接方法来确定它们的狩猎行为。一种新颖的观点是,活着的恐龙(鸟类)及其亲属(鳄鱼)通常不会团队狩猎,而且很少猎取比自己更大的猎物。如果比较伶盗龙与它们之间的狩猎或饮食行为,也许能够找到答案。科学家观察了科莫多巨蜥,它们的个体可能同时攻击同一只动物,但它们不会合作捕猎。科莫多巨蜥捕猎另外,团队狩猎与动物成长过程中的饮食之间存在相关性。在科莫多巨蜥中,幼年巨蜥有被成年巨蜥吃掉的危险,因此它们躲在树上,在那里它们能够获得更多种类食物,而在地面掠食的成年巨蜥的食物种类则少很多。团队狩猎的动物通常不会出现这种饮食多样性,狼或者鬣狗以家庭形式生活在一起,吃同样的食物,并且用同样的食物喂养幼崽。如果我们比较幼年伶盗龙与成年伶盗龙之间的饮食关系,也许能够知道它们是否拥有与科摩多巨蜥或者狼类似的饮食模式。为此,科学家们对一种北美伶盗龙的牙齿进行化学分析,它们在约1.15至1.08亿年前的白垩纪时期生活在北美。利用碳和氧的稳定同位素来了解这些动物的饮食和水源。科学家还同时分析了来自同一地质构造的鳄鱼和草食性恐龙。”用于分析的化石牙齿。图片:J.A.Frederickson科学家发现,与现代鳄鱼一样,白垩纪鳄鱼显示出明显的饮食差异。最小的牙齿相对富含碳13,中型牙齿碳13最贫乏,而最大的牙齿居中。这表明随着它们的成长,饮食发生了明显的转变。显然鳄鱼父母不会为它们的幼崽提供食物。伶盗龙和鳄鱼牙齿的碳同位素分析。图片:J.A.Frederickson在伶盗龙中我们也看到了相同的模式,最小的牙齿和最大的牙齿平均碳同位素值是不同的,这表明它们吃不同的食物。这意味着成年伶盗龙不会喂养幼年伶盗龙,而团队狩猎的观点很可能是错误的。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ideyishus.com/lkzp/86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