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鬣狗 >> 鬣狗生活环境 >> 非洲草原守护者带你亲历现实版狮子王
90年代的《狮子王》,讲述了小狮子辛巴,在彭彭、丁满等朋友的帮助和陪伴下,克服了困难、迎接挑战,最终成为森林之王的故事。
迪士尼真人电影《狮子王》上映后,据说不少观众都燃起去非洲养狮子的冲动,而英国摄影师乔纳森·斯科特却早就开始行动了。因为喜欢狮子,他在肯尼亚住了40多年,每天和“非洲大猫”一起生活,还写了一本书叫《玛莎狮群》。而这,正是迪士尼《狮子王》编剧的灵感来源。
在宽阔无际的非洲大草原上,位于肯尼亚和坦桑尼亚之间的马赛马拉保护区,正是《狮子王》中荣耀王国的存在之地。这里处处都能看到电影的模板,那些在地上玩耍嬉戏的小狮子们,不正是小辛巴吗?它们自由自在地在泥水和小草世界里玩耍,还不知道未来,自己将担负起怎样的责任和希望。而此时,雌狮们看着幼崽温柔的目光,也像极了辛巴的妈妈沙拉碧!
不过,和我们想象中一头雄狮带领一个狮群不同,狮群其实有多头雄狮。它们轮流保护狮群,根据身份地位的不同,都有相对应的交配权力。这些雄狮为了交配权和领地权,也会出现争斗。或许《狮子王》中,木法沙和刀疤之间的较量,就是由此而来?
小狮子的童年似乎充满乐趣。然而狮群中有个传统,在每一批小狮子成年以后,其中的母狮子可以继续留在狮群之中,学习捕猎,成为狮群的一分子。而雄狮会被赶出狮群,去草原之上流浪。
当雄狮以这样的状态在草原上流浪两到三年以后,会逐渐变得强壮起来。这时候的它们会去挑战草原上各狮群的王者。这种挑战往往不是一两次就会成功,但它们不会放弃。通过这种挑战,会使雄狮越来越强,最终有一天,它们会战胜某一狮群原有的王者,成为狮群新的王者。成为狮王之后又要迎接各种挑战,来保卫自己狮王的地位。
哈库拉马塔塔之友——狐獴和疣猪
在《狮子王》中,辛巴还有很多其他的小伙伴,它们的原型又是否有出入呢?彭彭和丁满这对无忧无虑的好搭档,它们不仅搭救了逃亡落难的小辛巴,还教会它吃虫子、追逐蝴蝶、在水池边嬉戏等各种求生和生活技能。还有那首“哈库拉马塔塔”之歌,更是成为不少人的快乐泉源。
而它们的原型狐獴和疣猪,同样是非洲大陆上的“乐天派”。不过,和《狮子王》中“孤身一狐”的丁满不同,狐獴是一种高度社会性的动物,它们以群体的方式生活在一起,数量往往可达三四十只。
在《狮子王》里,丁满常常带着辛巴去找奇奇怪怪的虫子作为食物。在自然界中,狐獴确确实实也是以昆虫为食的。
和彭彭一模一样的疣猪,则是个丑萌丑萌的家伙。
在动画片中,辛巴和彭彭是非常要好的朋友,可在自然界,狮子是疣猪的天敌。在雨季,狮子会大量地捕食疣猪。而疣猪也不会坐以待毙,它们脸上的巨大獠牙非常锋利,可以抵抗对手的攻击。
好玩的是,在非洲大草原上,疣猪和獴倒是非常好的朋友。疣猪的皮肤有很多皱褶,时间长了会生很多跳蚤、虱子。獴很喜欢这些脏兮兮的寄生虫,所以经常能看到一只懒洋洋的疣猪身上爬满了獴,像是做了个“清洁SPA”。
聒噪的保姆——犀鸟
在《狮子王》中,犀鸟沙祖是辛巴父亲木法沙的总管大臣,充当着保姆的角色。有些聒噪的沙祖被小狮子们玩弄于鼓掌之中,却依然恪尽职守,一直保护着它们。
在现实中,犀鸟同样是非常优秀的家长,而且它们是鸟类中的“建筑大师”。每当繁殖的季节到来,犀鸟就要紧张地忙碌起来,它们要为自己即将出生的孩子搭建安全的住所。雌鸟会分泌出像胶水一样的口水,把树枝、草叶混合起来,制成异常坚固的“混凝土”。这种“混凝土”巢穴十分结实,几乎可以抵御大多数的猎食者。哪怕是狡诈的猴子或者是蛇也无法轻易侵入。
怪笑客——鬣狗
《狮子王》中会给小朋友留下童年阴影的,莫过于跟随在刀疤身边的三只小弟——鬣狗了。
鬣狗的名字里虽然有一个“狗”字,长得也有那么点像狗,却不是犬科动物。《狮子王》里,鬣狗阴狠毒辣、无恶不作,现实中,它们的确也很强。鬣狗在草原上有着“碎骨者”的美名,它拥有比犬类更加强壮的上下颌和更为锋利的牙齿,能够轻易地咬碎动物的头骨。
因为擅长团队作战,围猎让鬣狗捕食的效率大大提高,甚至可以杀死半吨重的非洲野水牛。所向披靡的鬣狗作案团伙,也时不时打劫狮子和猎豹,抢走它们口中的猎物。
当然了,《狮子王》里最令人毛骨悚然的镜头莫过于鬣狗们怪笑,尤其是在捕猎的时候,鬣狗的笑声尤为刺耳。其实,斑鬣狗并不是在“傻笑”,而是在通过声音传递各种信息,比如它们会在和狮子的斗争中发出叫声,以此召集更多的同伴,这是最经典的一种叫声。
虽然鬣狗从长相到声音确实都不怎么招人待见,但在自然界中,鬣狗发挥的作用可不小。鬣狗通过捕猎控制了食草动物的数量,防止草原因食草动物过量而出现退化。而且,它们还被称为草原上的“清道夫”,会吃掉各种动物的尸体,防止疾病的传播。
关爱和守护搭建与辛巴们沟通的桥梁
据乔纳森介绍,对马赛马拉猫科动物的最新研究成果显示,生活在人类参观路线周围的雌性猎豹生崽率,比其他区域的猎豹少。这是因为游览车辆经过时,汽车的轰鸣声会惊动猎物,让猎豹长时间埋伏的捕猎行动“竹篮打水一场空”。而猎豹体力有限,需要长时间埋伏猎物,一次捕猎失败后,很可能长时间都无法组织下一次捕猎。没有食物,猎豹妈妈就没法养活孩子。而如果猎豹一家离开游览路线进入草原深处,它们将会面对比自己强壮的狮子,和比自己人多势众的鬣狗的围攻,面临更大的威胁。
像乔纳森这样的顶级动物观察家深谙这个道理:与动物保持遥远的距离,才能与动物再见面的机会保持零距离。这是一种敬畏,一种仁慈,一种与世界同呼吸共命运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