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鬣狗 >> 鬣狗的天敌 >> 你说你们假冒牛有什么好处澎湃在线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你都知道哪些动物不是真正的牛,却打着牛的幌子来迷惑别人?
比如蜗牛、天牛......
这些一眼能看出来的“牛”当然不算数!
还有一些牛,外表和名字都足够令你迷惑,让我们扒一扒那些顶着牛名的“冒牌假牛”。
犀牛:角长在鼻子附近
犀牛,虽然长着近似牛的粗壮身材,但说起来跟牛的差别还是蛮大的。首先是涉及分类标准的趾头数量:犀牛属于奇蹄目,趾头数量是奇数,有3个;鲸偶蹄目的牛,趾头数量是偶数,4个,当然,因为左右两侧的极度退化,所以从外观上看是2个。
如果觉得低头数脚趾头麻烦,也可以看角的位置:犀牛中有些种类是2个角,有些是1个角,但无论单角还是双角,角的位置都在头部前端,大约口鼻的位置上,且双角明显一大一小,前后并排排列,朝天长,牛角,长在头顶或头顶左右两侧靠上的地方,两边大小一样,角要么弯曲,要么呈一定倾斜的角度。
犀牛角长在靠近口鼻的地方,且前后排列(图来自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
除了头和脚这显而易见的,身体内部结构也有明显不同。
犀牛和人一样只要1个胃,牛则有4个胃、可以反刍。
犀牛角与骨骼无关,而是表皮钙化后的角质物,成分是和人指甲一样的角蛋白,牛角则由骨心和角质鞘组成,是实实在在从额骨上长出的。
麝牛:能分泌香味的“羊”
麝牛是牛的同科科员,两者都属于鲸偶蹄目牛科,只不过麝牛属于羚亚科,牛属于牛亚科。
麝牛的防御队列(图来自科学动物园节目视频)
从血缘上说,麝牛和山羊、绵羊的关系较近,全世界只有1种,生活在北极地区和格陵兰岛,是生活区域最靠北的牛科动物,它的角是从头顶正方上长出,而不像牛属动物那样长在两侧。
此外,麝牛的尾巴不超过10厘米,被又长又厚又密的毛发掩盖很难看到,也是和牛的显著区别。
抛开骨骼形态,身体机能也可以将麝牛和牛区分。麝牛之所以叫麝牛,是因为眼睛附近长有能分泌气味的腺体,可以用来标记领地,有点类似于麝科动物分泌的麝香,只不过当麝牛一次性分泌过多时,香味就变成了臭味。
牛身上除了汗腺和排放大小便的地方外,找不到可以释放气味的腺体,不论香味还是臭味。
麝牛群居生活,群体分成两类,一类由雌性和幼崽组成,另一类则是单身雄性,当遇到食肉动物攻击时,两个群体会迅速合并,然后组成一个三层的防护阵型,小麝牛在最里面,母麝牛在中间,体重可达1吨的雄麝牛会肩并肩角并角的站在最外层,共同御敌。
羚牛:六不像
和麝牛一样,生活在中国中南部及喜马拉雅山地区、缅甸、不丹、印度等国的羚牛同样是绵羊的近亲,同样属于鲸偶蹄目牛科羚亚科。
羚牛(图来自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
根据最新的分子研究,羚牛属的四个亚种现在全部为独立物种,即:四川羚牛、秦岭羚牛、高黎贡羚牛、不丹羚牛。
羚牛平均体长1.7~2.2米、体重~公斤,属大中型牛科动物,鼻子呈拱形、嘴巴下方长有类似山羊的长毛,不同亚种在毛色上有较大差异,大致有黑褐、金黄、灰等几大类。
羚牛头上长有一对先向外再向后最后再朝上的角,看起来就像拧着麻花,所以也叫扭角羚。
羚牛背部肌肉高高隆起,看上去像棕熊;粗壮的四肢像牛;脸像鹿、角像角马、尾像山羊,后腿的弯曲程度则和斑鬣狗差不多,故俗称“六不像”。
因为缺少大型食肉动物,再加上近些年保护措施得当,一些地方的羚牛数量快速增加,这本来是好事,却影响了国宝大熊猫的生存。
因为羚牛喜欢在树上蹭角,很多树木因为被蹭掉了树皮,最后枯萎而死,有些甚至被直接撞到,这导致大量倒木的出现,这是熊猫非常不喜欢的环境,它们不得不到海拔更高,食物更稀少的地方去生存。
羚牛数量多造成的恶劣影响,也再一次揭示了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只有所有物种的数量都在可控范围内,大自然才能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上面所列举的3种动物中,除犀牛外,其余都是牛的同科成员。按照最新标准:牛科分成牛亚科和羚亚科等7个亚科。有意思的是,就像有些叫牛的不是牛一样,也并非所有名为XX羚的都是羚亚科,例如体重可达1吨的德氏大羚羊和牛的关系就比和羚羊近,属于牛亚科中的林羚族。
德氏大羚羊(图来自Knowpia百科)
自然界中,类似这种托名为某类动物的“冒牌货”很多,这是生物命名的灵活性造成的,只要一个物种的名字在其所属的最大分类单元“界”内没有和其他物种重复,且该名字是该物种最早的拉丁文命名,即视为有效命名,至于说是否准确不是考虑的范围。
参考文献:《科学动物园》(牛年说牛)下
《中国兽类野外手册》
张劲硕.牛门望族.博物年1月号
End
审核专家:黄乘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
蝌蚪五线谱原创文章/转载注明来源
责编/小西途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