鬣狗

我们知道,群居动物中,有的动物的头领是雄性,如猴子、狼;而有的动物的头领是雌性,例如鬣狗、大象。那么,是什么让他们选择了头领是雄性还是雌性?现在我们是否能将某种动物的一个种群称作社会?假设可以称作社会的话,那么动物的父系社会和母系社会是如何进化出来的?但我感觉,无论是“动物”还是“种群”,这样的定义都显略大,那我们还是直接分析一下鬣狗种群和猴子种群之领导者为公或母的问题吧!

通常而言,雄性主导的群居动物有一个特点是注重“质”,单次产下的后代数量少,孕期长,育幼期长。对于采取这种策略的动物而言,雄性在后代的延续上面临两个非常关键的问题:1)控制住一定数量的雌性,以保障在本来就很有限的交配次数中,自己能够获得更多的有效交配次数;2)在雌性的孕期和育幼期中,保护雌性和带有自己基因的幼崽,以提高后代存活的比例,确保自己的基因能够延续下去。

可见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一头精壮的雄性在实现上述两点上能够占有更大的优势,这也导致了雌性在选择配偶的时候会更倾向于精壮的雄性——从而导致了整个种群的繁衍以一头(或数头)精壮的雄性为核心。鬣狗属食肉动物,与其它大型动物相比,明显属于弱弱势群体,它们想要达到生存延续,自然要以数量取胜。

所以总的来说说……其实动物的聚群形成是以雌性主导还是以雄性主导,关键是看生殖策略——用一种更三俗的说法,就是——谁把谁看作是生殖机器……雄性主导的动物中,雌性被视作雄性基因延续的道具;因此,雄性要控制雌性,保护雌性及幼崽,防止其他雄性的介入,以确保自己的基因在种群中占优。

雌性主导的动物中,雄性被视作是繁衍下一代的道具(甚至极端一点的,直接孤雌生殖连公的都不要),仅需要提供遗传基因即可……由此我们不难得出判断,鬣狗种群处在极其恶劣的生存环境中,它们生长在热带非洲大草原上,时刻面临狮群的威胁,即使捕获了一些食物动物,见到狮群来临也要不甘地退出。其生存环境导致其种群是以相当数量为群体,可谓只有数量足够大,才能生存下去,其繁殖策略只能靠以“量”取胜了,所以其种群也就成为以雌性主导的群居动物,这是自然的选择。

而反观猴子种群,则因其杂食性,生存环境在动物中也是较为优裕的,其掠取食物较容易,用不着以群取胜,自然的雄性要控制雌性,保护雌性及幼崽,从而也就自然的成了雄性占主导地位,以强壮的雄性来领导整个种群了。

存在即是道理,自然界法则就是如此的神奇,自然规律不容外力打破。相对人类来讲,尊重自然规律,才是尊重人类自己,才能保证人类群体的正常延续。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353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