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鬣狗 >> 鬣狗的习性 >> 激活创新活力的关键让创新者不止有财富的回
其实,这个问题的答案是众所周知的:人均GDP(换算为人均收入)的增长将会放缓甚至停滞。
通俗地讲,增收越来越难。
问题是,为什么以及怎么办。
标准的经济增长理论告诉我们,人均GDP的增长,来源于三个要素:
资本的积累;
劳动的持续投入;
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增长。
很长一段时间,TFP只是一个黑箱,是一个无法理解的“(索洛)残差”,人们对此知之甚少。不过,经济学家核算后发现,人均GDP的增长,有40%~60%属于这个无法解释的残差。也就是说,人们多赚的元,有40~60元与他们的努力无关。打个比方,如果风调雨顺,村里最懒的人也饿不着肚子,这就叫雨露均沾。
后来,一些经济学家进一步探索认为,TFP的增长源自两种创新:第一种,引进创新;第二种,自主创新。第一种创新所带来的TFP增长,即某些人奉之为圭臬的“后发优势”。然而,从长期看,引进学习让差距缩小,如果无法在自主创新上有所突破,将会导致TFP不再增长。后发优势也可能变后发劣势,一旦一个人习惯了抄作业,而且,抄作业还得高分,后果是不言而喻的。
所以,一旦可引进的创新越来越少或越来越难,而自主创新又无法接续上,那么,这个经济体的人均GDP的增长便只能着落到“内卷”上了。你,我,他,还有人;你早上5点起来送外卖,我4点起来;他晚10点下班,我12点下班……内卷之后,人均GDP的相对收入不再增加,最终,绝对值也有天花板,因为无论一个人多么勤劳,一天的时间也只有24小时。
如果TFP不再增长,内卷也有天花板,那么,蛋糕的规模就基本成型了,主要的任务就变成分蛋糕。于是乎,资本和劳动者之间的矛盾就会加剧,不同劳动者之间的矛盾也会日益凸显出来。而纯分蛋糕是零和博弈,是狮子、鬣狗、鳄鱼之间的争斗。
让人震惊的是,近几十年来,TFP在全球都呈不增甚至下降趋势。“根据法兰西银行的估计,在几乎整个20世纪经济处于领先地位的几个大国——英国、美国、德国和法国——的TFP的增长在~年均显著变缓,在~年进一步放缓,甚至低于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年和-年两个时期。”
我国的情况又如何呢?国家信息中心大数据部耿德伟在年12月发表了一篇文章,《全要素生产率下降是我国经济增速放缓的主要原因》。具体的数字是,“与~2年相比,TFP对经济增长的拉动能力在~年间下滑了2.48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则由43.3%下滑至25%。与~2年相比,TFP下降解释了~年经济增速放缓的.5%(2.55/2)。”麦肯锡全球研究院年的研究报告与之接近,~年间,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4.2%,而~年间则下降至2.4%,全要素生产率差距解释了两个时期经济增速差距的72%。
什么意思呢?某个家庭年新增元收入,43.3元是由创新带来的(显然,引进创新居多);到了比如年,他要比年多赚元,创新的贡献就只有25元了。这中间的差距,18.3元,必须得靠他陪更多的客户喝酒、打更多的推销电话、加更多的班才能赚来。换言之,辛苦钱。
那么,该如何促进自主创新呢?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埃德蒙·费尔普斯提出了一个概念——活力,并将其界定为“创新背后的深层动力与制度的综合体:革新的动力、必要的能力、对新事物的宽容度以及有关的支持制度”。
活力、创新和增长的关系是什么呢?有活力,才创新;有创新,才有TFP的增长;有TFP的增长,才有人均GDP的增长。
因此,如果自主创新一直蛰伏不动,那就要审视一下经济活力是否被激活了。
当然,费尔普斯关心的是美国等西方国家经济活力下降的问题。他给出的答案是,人们的价值观发生了变化。“经济活力的消失至少在很大程度上是现代价值观的衰落导致的,而正是现代价值观最初点燃了这种活力的火花。”“那些自主创新损失最多的国家,包括损失比率最高的国家,似乎都曾是创新最强的国家。”
我们反躬自省下。在引进创新日渐抵达天花板后,我们的经济活力是否要进一步激活呢?
这可能需要首先理解,活力的微观基础是什么?费尔普斯认为,“19世纪英国和美国相对现代化的民众,可能对某些现代经济带来的特殊满足感具有超常的欲望。”这些满足感来自于:成功(多种形式,如晋升、打造了更好的产品)、兴盛(事业发展、探知未知世界的激动、应对挑战的兴奋、跨越障碍的喜悦、对不确定性的迷恋)、改变世界、开创事业或狙击竞争者的乐趣……
换句话说,活力不仅来自于赚很多的钱,还来自于非物质的回报和满足。
其实,道理是很简单的。一个人的生活无论何其奢靡,所能耗费的消费资源都是有限的,这些消费资源带来的满足感,会很快到达边界,变得索然无味。
也就是说,如果要想有活力,就要让创新者得到非物质的满足。
但是,不少的历史研究都表明,中国漫漫几千年的历史之中,对经济创新者极为吝啬——你可以很有钱,但不能拥有别的东西、别的满足,社会地位、公众的尊重,通通与你无缘,除非与权力人物合作。从某种意义上说,太过有钱是一种罪过,也是一种危险。
这种认知,很可能仍然深藏于我们的活力体系之中,扎根在我们的文化“meme”底层。只要适逢其时,这些观念就会自动跳出来,变成利剑和钢鞭,去笞挞具活力的人。一旦这种鞭笞形成了声势,这些具有活力的人就会畏葸不前,就会隐遁,就会缩手缩脚,就会变得没有活力,懒得创新。
只是,我们不知道,正是这种文化基因,让我们的收入增长变难,竞争变内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