鬣狗

孩子随了母亲姓,就是背叛祖宗吗

发布时间:2025/3/24 12:27:19   

前段时间在头条上,看见了2个小故事。都是因为孙子跟谁姓的问题,使家庭中的爷爷奶奶与儿子、儿子媳妇以及亲家夫妇,弄得一地鸡毛。至少三个家庭不得安宁。

一时没rui住,就心血来了潮,在其中的一个故事下面,打了一下酱油。

不好意思,这么一个跟帖,遭到很多网友的质疑。

当时感觉三两句话也回复不清楚,于是,写了一篇小作文,具体回答。

在这篇小作文中,具体阐述了“姓”的起源,“氏”的兴起,以及“姓氏合一”的zui终走向。

本以为我说清楚了,不曾想,质疑的声音更大了。

主要的质疑声音是:孩子跟了母亲姓,就是背叛了祖宗。

因为,在我们中国人的灵魂深处有一根线,因为这根线的存在,使我们后世子孙能找到先祖的根。这根线,就是:家谱。

先祖的那个根,就是:宗族。

如果孩子跟了母亲姓,孩子就无法上家谱,就与这根线断了联系,也就与那个根失去了关联。

孩子,也就成了无根之水。

这话,貌似有道理。

不好意思,我不这么认为。因为时代在进步,社会也在发展。很多事情早已经产生了不可逆转的变化,这个,不会以人们的意志而转移。

要说清楚这个问题,我们首先就得弄明白牵连到我们灵魂深处的那个根:宗族。

问题来了,什么是宗族?

要弄明白这个问题,我们首先得明白什么是姓和姓的起源?还得弄明白什么是氏,以及氏的兴起?这两个小问题,我在前面的那篇小作文里已经说得很清楚了。

见本人头条文章:《孩子为什么不能跟母亲姓》。

那么,为了说明白姓氏与宗族的关系,我用嬴姓的起源为一个具体的案例来解答,估计更为具象,也估计更能使读者理解。

嬴姓的先祖,可以追溯到远古三皇五帝时代五帝之一的颛顼。不好意思,颛顼不是嬴姓的祖先。但是,有一定的关联。因为,他的后裔有一个叫女修的女儿,在纺织的时候,吞吃了一只玄鸟产下的蛋。

然后,她就十月怀了胎,生下一个儿子。取名:大业。

这个故事,来自于《史记·秦本纪》:女脩织,玄鸟陨卵,女脩吞之,生子大业。

为什么是吃了玄鸟蛋而生子的呢?

这其实是古人在记录先祖时候的一个误区。因为找不到先祖的男性源头,总以为先祖来自于神灵。要么,是其母丈量了神灵的脚印、要么吞食了什么鸟蛋、或者吞食了一颗乌红色山枣,不一而足。

事实是,这个时候还是母系氏族社会,根本就没办法找到父亲。

如果知道摩·梭·族的人,多半就会明白,那个时候的婚姻形式是怎么一回事。

大业有一个后裔叫大费。大费很会调`教飞禽走兽,得到了舜帝的嘉奖,于是:舜赐姓嬴氏(《史记·秦本纪》)。

于是,嬴姓就产生了。

注意,这一段时期,事实上正是母系氏族朝着父系氏族转换与交替的时期。

所以,这个“嬴”中,有一个女子。

一千多年后,周王朝出现了。周王朝初期,为了巩固周王权,在周公旦的主持下,分封了一百多个方国,这样的方国,就是“国”;而每一个方国,又根据自己方国的需要和周礼的设定,又分封了N多的大夫,而大夫们的封邑,就是“家”。合起来,就是“国家”。

那么,大夫们的子孙后代,就会以封邑为“氏”。

这,其实就是宗周制度。

氏的出现,其实就是宗族的出现。

大费的一个后裔,叫造父,因为周穆王驾车有功,被封于赵地。所以,他这一支就以“赵”为氏。造父,也就是战国时候的赵国的先祖,同时,也是赵姓的先祖。

那么,是否所有姓赵的都是造父的后裔?

未见得。

因为赵姓还有多个来源,被当时的帝王赐姓或外族改姓。

先后有匈奴人、女真人、党项人、鲜卑人,被赐赵姓。比如,汉武帝的时候,有故匈奴王归顺大汉,被赐姓赵,取名赵安稽;还有南蛮人赵曳夫。五代时候有牂牁酋长的后裔的赵国珍。

还有蒙古族人成吉思汗三弟合赤温后裔,为避乱于甘肃陕西等地,随母姓改汉姓赵。

另外,辛亥革`命后,有很大一部分满族人改姓了赵。

弱弱地问一句:今天的赵姓朋友,还能根据家谱与造父连上吗?

大费还有一个后裔,叫非子,在周孝王的时候,被封在秦地,号秦赢。

《史记·秦本纪》:邑之秦,使复续嬴氏祀,号曰秦嬴。

所以,在嬴姓家族中,有一支以秦为氏。这也是秦姓的由来。那么,秦姓是否都是由嬴姓而来?也不是,因为秦姓的源头,至少有4个。因为篇幅,就不一一举例了。

当非子带着他的族人,到了秦地之后,才发现那是一块贫瘠而又荒凉的土地。

那地儿的原`住`民,根本还在茹毛饮血。

要想在这块地儿上站稳脚跟,首先得与天斗,因为气候恶劣;其次得与地斗,因为土地贫瘠;再次,得与虎狼猛兽恶斗,因为动不动不是猛虎猎`豹,就是大群的饿狼鬣狗进入秦部落的领地,与人为食。

zui为严重的是,必`须还得与分布在秦地周围的少数民族的戎狄斗。因为,他们不仅与秦部落争抢地盘,还会凶残地杀入,当然,也顺带抢夺女人。

这个时候,宗族的力量就尤为重要。

因为,离开了这股力量,人们根本就无法存活。

也就是说,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如果有人胆敢脱离宗族,连活下来的机会都没有。

自然,宗族就产生了不可或缺也不可抹灭的巨大的凝聚力。

经过一千多年的生息、繁衍和发展,宗族,在我们中国人的心灵深处,早已种下了无法抹去的基`因。

这就是我们的:根。

同时,能把我们每一个个体与这个“根”,紧密相连的线,就是我们的:家谱。

不好意思的事实是,我中华大地上,在东汉之后,因为战争等缘故,历史上发生了六次巨大的人口大迁徙,当然,还有各种的战乱、自然灾害,以及之后的各种运动。使我们每一个中国人连接宗族“根”的这支线,除孔子后裔衍圣公的嫡系一脉之外,其他的,全部都断掉了。

限于篇幅,这一系列的大迁徙,包括战乱、自然灾害等,我就不一一展示了。

上面这段话的意思是,我们所谓的家谱,与我们心中的那个“根”(宗族),早就无法相连了。

衍圣公嫡系这一脉之所以被保存了下来,是因为所有的外敌入侵者,需要“衍圣公”的影响与号召力,起到稳定社会的作用。所以,外敌入侵的统治者,提前就对这一家族实施了保护预案。

这是另一个话题了,不展开讨论。

有家谱的朋友,请认真想想,或者,把你们家的家谱,翻开来看看,究竟能上溯到几代?

到了21世纪的今天,随着生产力的进步,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结构和家庭结构,都不可逆转地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

逐渐逐渐,宗族的力量,事实上早已经丧失殆尽。

也就是封建社会的那个宗族,早已经灰飞烟灭。

也就是说,我们今天的个体,离开宗族的庇护,依然可以好好的活下去,依然可以顺利的生息、繁衍和发展。因为,这个时候保护我们的,不是宗族,而是法律。

理顺了宗族关系,我们就可以回到我们的主题了:孩子跟了母亲姓,就背叛了祖宗吗?

答案,百分之一万是否定的。

还是以上面秦姓和赵姓举例。如果,一个秦姓的男生与一个赵姓的女生,分别从南方和北方到了我国中`心城市求学,然后恋爱和成亲,并顺利结出爱情的结晶。夫妻协商之后,将孩子跟了母亲姓。

然后,这个秦姓的男生就背叛了祖宗吗?

答案是:没有。

这里有两种情况:A、如果,秦姓的男生先祖,还真是前文提到的非子之后;赵姓女生的先祖,也的确是造父之后;他俩的孩子,无论姓秦还是姓赵,都是同一个先祖。因为非子和造父,都是大费的后裔。

那么,同一个祖宗,怎么背叛?

B、如果,他们俩连接“根”(祖宗)的这根线,通通都断掉了,也就不知道先祖是谁。连先祖都不知道是谁,这祖宗又如何背叛?

B的情况,基本上占了14亿人口中的9.99成以上。我在前面就说了,真·正族谱这根线没有断的,唯有衍圣公嫡系一脉。

再为大家说一个我们耳熟能详的人物,就是《封神榜》里的姜子牙。姜子牙的先祖,因协助大禹治水有功,被封于吕地。所以姜子牙又是姜姓吕氏,人们也称他为吕尚。

之后,姜子牙自己也因协助周武王灭商,居功巨伟,被封于齐国,见都营丘。所以,他在营丘的子孙后世,又以丘为氏,然后,丘又衍生出邱。于是就有了姜姓丘(邱)氏。

关键,姜子牙自己与其大儿子,一直在周王朝的都城镐京担任要职,直到去世。姜子牙大儿子去世后,谥号“齐丁公”,就衍生了丁氏。然后,齐丁公的长子将国君之位让给了弟弟,自己住到崔地,于是有出现了崔氏。

也就是说,我们今天百家姓中的姜、吕、丘、邱、丁、崔,包括后面出现的高、国等姓,都可能是姜子牙的后裔。那么,这些姓的先祖,是否百分之一万就是姜子牙呢?

答案是:未见得。

因为这一系列的姓,与前文提到的秦赵之姓一样,都有N个源头。

也就是说,这一系列的姓氏先祖,有可能的确就是姜子牙,但也很可能来自于少数民族。

限于篇幅,就不展开叙述了。

年,著·名导演冯小刚拍了一部电影《一九四二》,因为日本鬼子的入侵,以及河南大旱灾,造成万难民大逃荒。看过这部电影的朋友一定记得,难民们逃到一半路程的时候,有一口吃食,就比什么都重要了。

在如此艰难困苦的前提下,难民们还会抱紧那本记载着的名字、绝大多数都不认识的所谓的家谱,当能填饱肚子的吃食吗?

日本鬼子的一个冲击,连亲人都会失散,抱紧这本家谱的意义何在?

我可以百分之一万的相信,这次大逃难存活下来的人们,一本家谱都不会存留下来。

那么,来看我这篇小作文的朋友,请把手放在胸口上,认真想想,你们家的那根线(家谱),还有·机会可以连到明代吗?

也就是说,你们家的孩子,真的跟了母亲姓,很可能你们是同一个先祖;也很可能,你们都找不到先祖。无论是同一个先祖,还是找不到先祖。孩子跟了母亲姓,都没有办法背叛。

开句玩笑,想背叛都不得行。

五世亲尽,别为公族。

连天潢贵胄都明白这是自然规律,我们小老百姓何必耿耿于怀苦苦纠结?

莫不然,你们家当真有皇位继承?

另外,在小作文后,有很多网友提到彩礼、利益和交易、还有AA,这是另一个话题,不在此讨论。

有网友担心,孩子随了母亲姓,没办法上家谱。

新社会了,要解决这个事情也非常容易。以我家为例吧:我们家的族谱,解放以前的,都只有男性。但解放之后,我们家的所有女性,我姑姑姑父,姑姑的子女,姑姑的孙子女和外孙子女,我的妹妹妹夫和孩子,都上了族谱。

现在电脑登记了,操作起来,方便很多。

当然,有一些老观念,坚决不让你的孩子上家谱咋办呢?很简单,如果你孩子毫无建树,上了那个家谱,不过也就是有一个类同于符号的名字,不上又何妨。

毕竟,今天的人们,没有宗族的庇护,依然会活得好好的。

如果,你孩子对国家对社会有巨大建树,比如奥·运·冠·军,无论姓什么,你们那个家谱都会记上他(她)。

如同鲁迅,他们那个家谱,还得在周树人的旁边打一个括弧,写上:鲁迅。

因为,这个世界上,知道鲁迅的人多;知道周树人的,还当真没有几个。

还有网友担忧孩子随了母亲姓,容易发生近·亲婚姻。

答案:杞人忧天。

篇幅有限,不展开讨论。

当然,也有网友担心,孩子随了母亲姓,会被人认为是老子入赘,有失男子汉尊严。这个,显然是旧观念作祟。要解决这个事情很简单,不过多读书,而已。

限于篇幅,也不展开讨论。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857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