鬣狗

荐书世界依旧热闹,我依旧无聊

发布时间:2022/8/15 18:30:36   

十一月是今年读书最多的月份,想来是进入了冬天,整个人都变得软绵绵的。倒一杯热饮,捧一本书,窝在软软的沙发里,然后把烤火炉放在面前,偶尔回复好友的信息。

书一本接着一本,有时一本没读完就被下一本给吸引住,有时纸质书打开一本,手机上又看着另一本。即使很久没有用kindle,也依旧不忘给它换一个保护壳,仪式感得要有。

本应该月初推送的十一月书单辗转到了中旬,在上月读完的书中,选了五本推荐给大家。

01

《棋王树王孩子王》

阿城

“我只是希望,如果二十年后有人有兴趣再读,应该可以解读出更多的东西,例如小说中的同性目光。这种目光,是极权下最公开,同时也是最隐私的目光。我经常注意到这种盯视,它以对象的不同而不同,崇拜权力的,暗祷的,解脱的,还有情色暖昧的等等。

写作和阅读的开放与自由,取决于我们内心的能力。”

——引自附录二台湾版自序/

三王虽是不同的身份,却同在文革,用坚守让自己不被时代裹挟。

一生都在下棋的王一生,如同金庸先生笔下的江湖武侠,以一敌九,双方在各自的房间采用下盲棋的方式分出胜负,热心群众骑着单车在各场地之间穿梭,报出棋子着数,至于最后谁赢了,去书中找吧。

因“犯错”被撤销军功的肖疙瘩,接待了上山来砍“无用”的树的知青,教他们磨刀,教他们砍树,直到最后一棵——肖疙瘩守护了半辈子的树王。树王最后还是倒了,然后一把火,整个山顶都红透了。强悍的肖疙瘩也倒了,把尸体埋到了山的各个地方。树王原来不是树,树王是一个人。

只因为上过高中,就被派去村里当高中老师的知青“老杆儿”成了孩子王。原以为自己无法胜任,可后来发现已经上了高中的孩子竟然大多认不了字,故而摆脱学校及教育局的授课要求,从教孩子们认字和写日记开始,一步步告诉孩子们怎么写怎么学,只是最后因不符合教学要求只得返回农场。

阿城的三王,是那个时代里,在柴米油盐生活里中摸爬滚打的最普通的人,但正是因为他们的普通,才显得他们身上的侠义难能可贵。

02

《动物庄园》

[英]乔治·奥威尔

“如果说紫苜蓿在心中为自己设计过什么关于未来的蓝图的话,那幅蓝图上将是一个摆脱了饥饿和鞭子的动物社会,大家一律平等,工作各尽所能,强者卫护弱者,就像在听少校演讲之夜紫首蓿用她的前腿卫护一窝失恃的小鸭那样。

可是,理想的动物社会没有盼到,而他们反倒落入了这样一个时代:谁也不敢说出自己的想法,动辄狂吠不止的恶犬到处横行,你不得不眼睁睁看着你的同志在招认了丑恶罪行后被撕成碎片—她不知道怎么会闹成这样的。”

你可以把这本书想象成动物版《》,再参照前苏联或中央集权的诞生过程,很容易就把书中的动物对号入座了。但正确与否,全凭读者本身。

与其说这是一部政治寓言,倒不如说是政治预言。

当动物们在庄园里被人统治时,一穷二白,受制于人,有着共同的敌人——农场主。于是他们达成共识,一致奋起抵抗。而当真正翻身做主之后,又成了另一种模样。

如同建立一个国家,不是每一个动物做好自己的事情后,生活就能衣食无忧。

丰衣足食的前提是,每一个动物都需要做什么,比如面对农场,牛可以耕地,马可以拉车,那羊呢?

羊只能换羊毛,那鸡呢?

鸡可以下蛋,那狗呢?

好像不需要狗了。

而在这所有动物当中,猪是被认为最聪明的,于是成了众望所归的指挥者,比如牛去哪耕地,马拉什么车,鸡一天生多少个蛋,羊在什么时候换毛,以及最重要的,食物如何分配。

动物们只管做好自己的事情,最累的脑力劳动交给猪就行。于是,领导就产生了。

但猪不止一只,最聪明的那两只经常意见相左,派别产生了,两猪相斗,一只被另一只赶走了,然后一只独大。

很多年之后,牛累死了,马瘦骨嶙峋,民不聊生,建立庄园时许下的七诫还写在墙上,但好像跟以前不太一样了。

狗成了猪的御前侍卫,猪一天比一天肥大,然后开始和人打交道,把自己的子民出卖给人类,然后把责任推给被自己赶走的那只猪。首领怎么说,动物们就怎么信罢了。

你猜,谁是猪,谁是人,谁又是鸡狗牛羊呢?

03

《空谷幽兰》

[美]比尔·波特

“志诚:如果人静,那么他们在哪里都能静下来;如果人不静,那么他们就是在这里也静不下来。什么事情都取决于你自己。生命是短暂的,就像一道闪电,或者一个梦。八十年如云掠过。我们出生了,然后又死掉。但是在我们得到人身以前,我们还有另外一副面孔——我们的本来面目。我们用眼睛看不到它,只能用智慧去了解它。经中说“离相即佛”。我们都有佛性,我们都注定要成佛……”

当一本书经常出现在眼前的时候,就有必要读一读它了,比如这本。

但出人意料,一本写隐士的书竟也如此妙趣横生。

我想大概每个人一生中至少会有某个瞬间想隐居山林,管他什么前浪后浪,管谁还是,我唯一想要关心的,只有天气变幻、季节更替。

更有人,真的这样活着。

既然是隐士,除非是他们愿意被人发现,否则将无处寻觅,包括作者。作者是美国人,几度前往中国寻访隐士无果,在无数次跋山涉水,拜访高人后才逐渐寻其踪迹。

寻找隐士是一部分,除此之外,书中更有大篇幅将中国传统文化以及隐逸文化与现状相结合,不仅可以了解中国古人的高风亮节,更能够切身体会现代社会中优美的文化复兴。

书中数十幅插图中的风景着实令人叹为观止,有的是美国著名摄影家斯蒂芬·R·约翰逊冒着生命危险拍摄的。

04

《失明症漫记》

[葡]若泽·萨拉马戈

“在我们被迫生活的这个地狱里,在我们自己打造的这个地狱中的地狱里,如果说廉耻二字还有一点意义的话,应当感谢那个有胆量进入鬣狗的巢穴杀死鬣狗的人;是这样,但廉耻不能当饭吃;不论你是何人,你说得对,总有人用恬不知耻填饱肚子,但我们呢,我们已经一无所有,只剩下这最后一点当之有愧的尊严,至少我们还能为享有本属于我们的权利而斗争。”

前段时间因为想要写盲人,所以找来失明类的书籍来看看。

与真实的失明不同,书中的失明症会传染,而且失明后所看见的是一片白色,真实生活中至少都是灰色的。

整个世界都失明了,除了医生的妻子。

她看见了失明症从产生到消失的全过程,人性从有到无,直至暴露无遗。

全世界都失明了会怎么样?

无法生产,无法做饭,甚至无法找到厕所大小便。

没有电没有水没有任何新的东西出现,到处都是在摸索的人,找家,找家人,但更多的,是找食物。

人可以什么都没有,但要吃饭喝水。吃饭要抢夺,喝水等下雨。

于是始终没有失明的医生的妻子,成为知情人心里的光,白色视野里的神。

但到底谁才是真正的神,或者说,到底谁才是真正失明的人,作者可能也不清楚了。

萨拉马戈说:“盲目并非真的盲目,这是对理性的盲目。我们都是理性的人,但是没有理性的行为。如果我们做了,世界上就不会有饥饿。”

05

《黑箱》

[日]伊藤诗织

“我曾体验过一个毁坏性的瞬间。一位关系亲密的友人告诉我:“你再也不会如往日那样笑了。”闻言,我震惊、错愕。一直相信自己并没有什么改变。然而,事实是,我不再是昔日那只饱饱装满了空气的气球。爆过一次,再用胶带糊好、加固之后,气球不再如往昔那样弹跳轻盈。”

——引自后记/

性侵的案发现场,隔绝的私密空间,被称为“黑箱”,而揭开这个“黑箱”时,暴露出来的则是调查机构与司法体系中的更为巨大的“黑箱”。

性侵似乎已经成为社会热门新闻的常客,但在女性保守的日本,公开长相、以本名告发性侵事件的女性,诗织是第一位。

有人说,也许是因为诗织在国外生活了很多年,一直受国外的教育,骨子里已经没那么日本了。

但不管怎么说,用自己的笔记录下来,甚至在用第三者的视角记叙、审视自己的受害过程,不论在哪个国家是需要莫大的勇气。

因为一旦公开,自己就会被贴上受害者的标签,不仅是自己,连同家人和朋友都会一起被暴露在黑暗里。

“在日本,女性公开承认遭受性侵不可想象,我并非勇敢,只是别无选择。”

总有人问我,你最喜欢的作者是谁,或者,你最喜欢的书是哪一本。

读书是阶段性的,在某一个阶段确实会拥有一个最喜欢的,但那段时间过后,还会有别的最喜欢的涌入心头。

不论是作家还是作品,都数不尽,读不完,在人生停止之前,我也不知道我会最喜欢哪一本,最爱哪个人。

“读书和独居拥有同样的惬意”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zp/905.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