鬣狗

龙门山风光与传说连载一

发布时间:2022/5/6 9:45:49   

龙门山崛起于古镇东南的仙霞岭东脉,群山叠峦,山道逶迤,植被丰富,郁郁葱葱。主峰杏梅尖海拔.6米,为全区最高峰,杭州地区第二高峰。秋高气爽时,登临远眺,可见钱江大桥雄姿。

龙门山高嵬迢峣,荫冥郁茀。在山谷断崖绝壁处,一泓瀑布虚悬,高达百余米,宛如白练当空,飞漱喷溅,直泻而下,跌入泞潭却清澈见底。卵石间游鱼,恰然自乐。

年春,郁达夫畅游此地时留下了《龙门山题壁》:“天外银河一道斜,四山飞瀑尽鸣蛙,明朝我欲扶桑去,可许矶边泛钓槎?”他把龙门山瀑布比作天外银河,把四山道道飞瀑比作嘓嘓鼓噪的蛙声。他置身于云岚雾霭之中,站立在飞珠喷溅的矶石上,触景生情,浮想联翩,吟道:“明朝我欲扶桑去”,就是说要到遥远的东海那边,到神话传说中的神木扶桑那里去,以屈原《离骚》“总余辔乎扶桑”的豪情,“矶边泛钓槎”。诗人真是飘飘欲仙了。他在游记中赞叹说:“龙门山绝壁千仞,飞瀑万丈,真伟观也!”

著名报告文学作者徐迟,就是受郁达夫的七绝的诱惑.几次欲登龙门山,直到早过古稀之年的年,才在众人搀扶下,如愿以偿地登上龙门山,来到了瀑布泉下,饱赏龙门山岚翠幽深的大自然美景。他浮想联翩地写道:“我从龙门山中看到的是一群群的披挂着银色鳞甲的白马白龙,挺胸、昂首、抖鬣、扬眉,双睛闪着霜雪,周身雪光雪花,口吐白沫,摆动着白色腰肢,奋身下跃,施舞而下的,以绿色山林为背景的姣好姿态,太美了。”见到绿色溪流,潆洄在巨石之间,迂回曲折,一路跌荡注入古镇,流向富春江。他感叹不已地说:“人也绿了,心坎也绿了。”难怪东汉名士严子陵称赞说:“此地山青水秀,胜似吕梁龙门。”

由龙门古镇往南,沿龙门溪的卵石山道而上,过下凉亭,已是两侧苍翠密林、奇峰异石凸出的山谷狭口处。溪中巨石相压,矗立一块高大峭直的巨石叫“屏风石”。此处,村民都叫“必止门”,传说是当年龙门山寂光普照寺的山门。此门由和尚把守,轻易不准人进山,更不允许妇女进山,以免触犯龙王、佛神。

溪流在巨石间潆回迂流,形成不可测的深潭,村民称它为“下龙潭”。潭边又有一方巨石平整如台,台边略有人工堆砌的痕迹,但在苍苔萝蔓中已显古朴,村民称此为“祭台石”。过去,遇天旱无雨,周边村落来龙门山求雨接龙,是必须到上龙潭的,但进山时,祭台石上先得虔诚朝拜。普降甘霖后,送龙归山,须在此祭台石上祭拜,感谢龙王的恩赐甘霖。从上龙潭接去的象征龙化身的小鱼虾,送归时只要倒入下龙潭就行,据说这些小生灵自己会回到上龙潭的龙王圣殿。

溪中水潭成群,较深的就有上、中、下三个龙潭。还有木和潭等。上龙潭是瀑布下的深潭,下龙潭在进山谷入口处,中龙潭在两潭之间。据说都深不可测,放下一谷箩的牵绳可以通至徽州。

说明:此文为孙北强老师多年前所作,本次推送时文字略有删节。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cf/77.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