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鬣狗 >> 鬣狗生活环境 >> 探索唐家河保护区,发现一种稀有的四不像,
我半眯起眼睛,紧盯着15米开外的针阔混交林里,又是一个陡坡上!它伏在那里,我确定它是我之前从没见过的动物。我躲在一棵杉木背后,抱着树干,尽量不弄出一丁点响动。这是一只奇怪的动物。在唐家河你能看到长着“六只眼睛”的小麂,由六种动物身体部件“组装”的四川羚牛,胸前长着张“大嘴”的红头长尾山雀……但这些动物加起来都不如眼前的动物造型奇特。除了鹿的尖角、牛的蹄子、驴的尾巴、羊的脸庞外,从它的颈部到背部前端竟披着长长的鬃毛。跟马柔顺的鬃毛不同的是,这只动物的鬃毛看起来像针一样坚硬,灰白色的鬃毛在通体黑棕色的皮毛上炸开,乍一看如同豪猪的棘刺。
我曾在南非的一条棕鬣狗身上见过类似的鬃毛。而“鬣”字本意即为兽类颈上的长毛。这只动物也因其鬃毛得名一个“鬣”字——中华鬣羚,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从香妃森林的小环线步道沿着陡崖一路上山,树叶的形态随着海拔的渐高由宽变窄,山坡也愈发嶙峋。中华鬣羚正生活在一千米以上,地势险峻的林间。乔木树干、枯黄的落叶完美掩映着它黑棕色的皮毛,它伏在落叶与丰草铺陈的林地上,目光已穿过树枝丫,再绕过树干,精准地落到了我身上。在我看到它之前它就已经发现我了。但跟警惕的小麂、毛冠鹿不同的是,它并未起身逃走,而是匍匐在松软的地上,嘴里慢条斯理地咀嚼着,枯叶碎渣粘在唇周的白色龇毛上,像个不修边幅的老头。
但鬣羚绝非迟钝羸弱的动物,相反它机警而敏捷,和众多偶蹄目动物一样,鬣羚拥有出众的跳跃攀爬能力。这只鬣羚站了起来,四条健壮的蹄子支撑起壮硕的身材。鬣羚的脚上长着紧密相邻的两个蹄(偶蹄),蹄前端窄而尖,后端宽而阔,中间柔软的肉垫和四周坚硬的角质层形成无与伦比的“登山鞋”。在奔跑跳跃时,“登山鞋”弹力十足,在乱石陡坡间活动时,“登山鞋”则像四个坚硬的吸盘,牢牢吸在石头上,使得步履稳健而有力。分布于四肢上的外周感受器能将蹄子在受力后产生的刺激转化为信号传给中枢神经,后者将信号转化为控制信号,调节全身的肌肉,从而保持平衡。因此鬣羚在乱石嶙峋的山崖上游刃有余,而这份见到入侵者的不紧不慢或许正是出于对自身力量与速度的自信吧。
我靠着树干坐了下来,静静地观察着它,不忍心再往前一步。从非洲到亚洲,在世界的任何一处野生大地,当你站在某一点上能无障碍地看到某种动物,而对方也宽容地允许你的存在时,这里也许就是你的最佳观察点。得寸进尺地往前走,可能随时突破对方的耐性。而对于长着尖角、独来独往的动物,尤其如此,比如犀牛,比如雄性扭角羚,也比如鬣羚。它们会在须臾间让你明白,傲立于头顶的利器绝非摆设,它蓄积着关乎生存与繁衍的能量,也捍卫着面对挑衅的自尊。当鬣羚被逼入绝境时,它会勇猛地奋起反击,用尖利的角将对手击退甚至顶下山崖。对于无依无靠的独行侠来说,生存在前,死亡在后,每一次的遇险都是一次没有退路的冲锋。因此那对鹿一样的犄角始终承载着胜利的功勋,骄傲而强韧。
我起身离开了我的“最佳观察点”,这是我第一次先于动物离开。走远后我回头望去,那只鬣羚又坐了下来。这是晴朗的一天,显然,我们搅扰了它悠闲的下午时光,它却接纳了我们。我拉起老徐,转身朝下山方向走去,像两个久留的客人。